天天看點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二戰德國曆史#【曆史的集合号——德意志曆史一戰篇第52期】

6000門火炮,其中包含2500門重炮或超重型火炮一起開火是什麼場面?

恐怕沒有親眼見到的人永遠也無法想象,但不斷開炮的炮兵和被炸死炸傷的對手一定會深有體會。

這是1918年的最後決戰,也是德國集中力量的全力一擊,一戰的勝負在此一舉。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1918年3月21日淩晨4點40分,在德國一流炮兵專家布魯赫米勒中校的親自指揮下,6000門各式火炮對着不遠處的英國陣地萬炮齊鳴,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景象在一戰的西線英國陣地上發生了。

後來一位英國軍官曾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

“炮彈四處飛落,這是不折不扣的地獄,這種慘狀是無法形容的,怎樣描述都不會誇張!”

這就是德國在一戰時期名為“米夏埃爾行動”的全力進攻,也是一場持續了半年之久大戰的初始階段,德國人明顯有備而來。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集結兵力

這次攻勢是協約國和同盟國最後的決戰,時間從1918年3月一直持續到9月,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德國共集結了4個集團軍群,包括194.5個師,德國要在美軍使出全力之前幹掉協約國。

協約國也為此集結了176個步兵師、10個騎兵師,雙方總兵力大概相等,德國并沒有獲得顯著的兵力優勢,不過德國步兵的機槍、重機槍的配備數量要比協約國多,而協約國的飛機數量要優于德國。

但雙方出動如此龐大的軍隊其目的都隻有一個,那就是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了4年的戰争。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由于1917年俄國永久性的退出,使德國在東線獲得了勝利,并借機和俄國簽訂條約得到了大片領土,東線再無後顧之憂,這讓德國軍方看待了戰勝協約國的希望。

于是在整個冬天德國都在大規模的東兵西調,80多個師的兵力來到西線,東線隻留了幾個師的兵力負責糧食運輸,規模如此之大的運兵行動和俄國的退出,讓協約國明白一場大戰将在1918年上演。

而英國首當其沖!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在英國防守的200公裡戰線上,英國元帥黑格擁有5個集團軍、62個師的兵力,其中第5集團軍最右翼的第3兵團成為了德國重點進攻的地段,因為這裡是英法聯軍的結合部,也是最薄弱的防禦陣地。

同時德軍也将猛攻英國第3集團軍防守的陣地,整體進攻方向一南一北正好形成了一個鉗形攻勢。

進攻時間定于3月21日淩晨4點40分,先炮轟英軍陣地縱深處的炮兵,在轟擊前沿。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炮戰開始

選擇這個時間是人們睡得最沉的時候,也是意識最不清醒的時候,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都喜歡将進攻時間選在淩晨4點左右。

于是,包括2500門重炮在内的6000門各式火炮,開始給英軍上演一出“鋼鐵肉湯”的大戲。

正在睡覺的英國人突然在夢中驚醒,那些炮擊的聲音大的驚人,而且遍布四周,連跑都不知道往哪裡跑,英軍士兵頓時亂作一團,震耳欲聾的聲音到處都是,你甚至都聽不到長官指令你拿起武器戰鬥的聲音,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英國第5集團軍的一個炮手曾經回憶:“機槍哨連同槍手的四肢一起被炸上天,毒氣也嗆得人咳嗽、嘔吐,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我們周圍變成了一座地獄,就像是但丁筆下的地獄一樣。”

大約一個小時以後德國人的炮擊告一段落,到上午9點半他們又将炮口對準英軍前沿陣地,包括3500門的迫擊炮開始齊射。德國第2、第18兩個集團軍做好了進攻英軍第5集團軍的準備,第17集團軍也即将進攻英國的第3集團軍。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德國的進攻兵力高達100萬人以上,士氣高昂,為了勝利德軍摩拳擦掌。

他們希望通過這次交戰一鼓作氣結束戰争,這種士氣非常類似1914年開戰之初,對德國人來說勝利與否将關系到世界到底掌握在誰的手裡,很多士兵向發狂的野獸一樣向英國陣地跑去,仿佛他們的生命已經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整個帝國……

一位德軍連長曾回憶當時的自己,他說道:“自己右手握着手槍,左手提着一根鞭杆,狂怒的自己胸中像是在沸騰,這種壓倒一切的殺人欲望使我的腳下生風,憤怒也讓我的雙眼流出酷熱的淚水,我一定要擷取勝利。”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忘乎是以的進攻

德國人的勇猛讓英國人明白了什麼叫做兵敗如山倒!

在持續幾天的瘋狂進攻中英國人真的頂不住了!

3月22日德軍開始突破英軍防線,英國第3和第5集團軍的結合部已經被德軍打成了篩子!

一個英國炮兵上尉曾消沉的說:“天啊!我再也受不了像昨天那樣的一天了!”

但緊接着就傳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

”敵人突破了某處重要的陣地!“

”又一個師全鎮崩潰了!“

”哦!天啊,這将是另一個色當!”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英軍後撤

22日、23日、24日英軍兵敗如山倒,他們的隊伍遭到了沉重打擊,士氣低落,不得不開始持續後撤,很多傷兵在撤退的路上互相攙扶,一瘸一拐,看不到希望。德軍的炮彈就在他們頭上呼嘯,一位軍官這樣描述當時的場面:“我們已經精疲力竭,勇氣也不複存在了,我不想置身于戰鬥的前線,而是渴望後撤,離敵人越遠越好,但撤退的橋上擠滿了人和車輛,我們被困住了,根本就過不去!”

當時的英軍可謂是失敗之際,士氣已經蕩然無存,稍有風吹草動就人仰馬翻,在撤退的路上人員、馬匹、救護車、卡車、炮車互相擁擠,尤其是過克羅紮運河時,整座橋梁都擁擠不堪。

最後的決戰!德國忘乎是以的進攻,讓英國人明白啥是兵敗如山倒

結論:

德國人在米夏埃爾行動初期獲得了完美的成就,他們的威廉皇儲坐着車趕往前線視察,周圍路上的德軍士兵士氣高昂,紛紛對着皇儲先生揮手示意。在他視察的路線上有大量的英軍物資被繳獲,敵人已經兵敗如山倒,勝利的果實仿佛就在眼前。

可德國人沒想到的是雖然進展順利,但協約國随後的反擊以及自身後勁不足導緻戰局被翻了盤,他們在随後的戰役中共損失了80萬人,這些有生力量的消耗燃盡了德國人最後的鬥志,兵力和戰鬥力大不如前,德軍真的撐不住了。

美國人的姗姗來遲也終于讓德國明白,想要獲得勝利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争終于走到了盡頭,德國也即将不如一個黑暗的時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曆史的集合号

1917年協約國空前慘敗,美國來了都不好使,可德國的滋味也不好受

日本731臭名昭著,但毒氣發明者卻是德國,首次使用慘到不敢相信

德法戰壕僅相距40米,還群毆不斷,法軍:德國人全都是血慘不忍睹

不敢置信的慘敗,英國打土耳其玩火自焚,丘吉爾:打輸了不能怪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