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就是現在的山東德州,早在隋朝時就已經稱作德州了,後來幾經更名,民國初年将德州改為德縣。德州是山東曲藝之鄉,地處魯西北平原,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現有一組照片關于當時德縣的老照片,有關德縣城牆、街市和老百姓的生活場景等,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和探讨!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的雁塔,根據史料《德縣志》記載“雁塔俗名題名塔,在縣治東南城隈上。明萬曆四十年修城時建塔,凡三層,底座洞開如屋,壁上嵌石镌,甲乙科姓名仿慈恩寺之遺意。清康熙中複嵌二石以續之。”(标點由本人添加)。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一條河邊的路,路上行人如織,有運貨的推車,也有載人的人力車。這畫面剛好倒映在河上,看上去非常美麗。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的一段城牆,護城河的一側則是老百姓的居民區。根據史料《德州志》記載:“洪武三十年,都督張文傑指揮徐福建磚城。”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城内的一條街道,遠處可以看見城門樓,當時城内已經通了電,路邊已經能看到木質的電線杆了。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倆小孩各自背着個比自己大得多的竹籮筐,一手背籮筐,一手拿着個杆子,不知道在撿拾什麼東西?!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城外,房子前的空地上,用布做成的方形容器裡盛滿了棉花,清一色的很多男子低頭忙着挑選棉花。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德縣南廣場上的物資交易場。廣場上停着很多的馬車,邊上放有一袋袋物資,也有用獨輪車運輸物資的。上圖中的棉花,可能也在這樣的交易場上進行交易。

老照片:1940年的山東德縣,城内外風光和百姓的生活

一位老太正在交易場上購買了類似大豆的東西,伸手遞給已購買貨物的錢給老闆。還有其它需要購買的百姓正圍在旁邊看貨,這個場景很是熟悉,很是親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白駒的時光

由于本人水準有限,如果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