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前幾天開了個坑,計劃聊聊清初封的“三順王”的降清故事和他們的最終結局。結果隻寫了耿仲明和孔有德。尚可喜這個坑就一直沒有填上。今天就來填這個坑吧。

尚可喜和耿仲明、孔有德一樣,都是毛文龍的部下。

耿仲明祖籍山西洪洞,但是爺爺輩遷徙到遼東,尚可喜就出生在遼東。當時遼東地區戰亂頻繁,尚家為了躲避戰亂,又遷徙到遼西地區。在這個過程中,尚可喜的媽媽死在了戰亂之中。

成年之後,尚可喜和父親商量後,兩人一起投奔明軍,在軍中尋口飯吃。後來,父子倆分開了。父親尚學禮投奔毛文龍,駐紮在皮島。尚可喜則加入了明朝水師。為了尋找父親,尚可喜也來到了皮島毛文龍帳下,終于父子團圓。毛文龍廣收人才,欣賞尚可喜的才幹,便收他為義孫,賜名永喜。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在皮島,尚可喜父子二人度過了一段幸福的團圓時光。但是,在兵荒馬亂的年月,畢竟是短暫的。在一次戰鬥中,尚可喜的父親尚學禮被金兵殺死。尚可喜悲痛欲絕。但是,日子還得過,生活也要繼續。尚學禮死後,毛文龍将尚學禮部交給尚可喜統領。從此,尚可喜成了一軍之主。

前文說過,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煽動兵變,将駐守皮島的總兵黃龍囚禁起來。聞訊之後,尚可喜急忙率本部兵馬前往皮島救援。在他的逼迫之下,耿仲裕不得不放了黃龍,黃龍得以複出。然後殺了耿仲裕。為了感謝尚可喜的救援之功,黃龍提拔尚可喜為遊擊将軍。

吳橋兵變發生後,尚可喜在黃龍帳下聽令,黃龍派他率軍安撫江東諸島,随後跟随黃龍進駐旅順。孔有德和耿仲明兵敗之後,計劃從海上逃走。尚可喜奉命率艦隊進行圍堵。但是因為海上刮起了飓風,船隊無法前進。尚可喜隻得率領部隊退回岸上。黃龍奏請尚可喜殺賊有功,提拔為副将,駐守在廣鹿島。不久之後,偷襲後的耿仲明帶着後金大軍攻破旅順,殺死黃龍及其家眷。尚可喜的家眷也全部被迫投水自殺,全部身亡。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按理說,尚可喜與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父親死在滿洲人手裡,他的妻兒老小也死在滿洲人手裡,是不可能投降後金的。但是,就像我在以前文章裡說耿仲明和孔有德一樣,尚可喜受教育程度不高,出身貧微,受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影響不深。他們行事的唯一原則就是利益。

黃龍死後,沈世魁接任總兵。這時,沈世魁和尚可喜的沖突爆發了。他們有什麼沖突呢?原來,黃龍被耿仲裕囚禁時,沈世魁上台,掌握了軍權。但是,由于尚可喜的幹預,黃龍得以複職,沈世魁也就靠邊站了。就這樣,沈世魁對尚可喜懷恨在心,梁子就此結下。

此時,皇太極在後金已經進行了改革,國力漸漸強大起來。而明朝内部腐敗不堪,明軍内部為了争權奪利内讧不斷。沈世魁上位後,伺機報複尚可喜。明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沈世魁把尚可喜騙到皮島,計劃将他抓起來,以意圖謀反罪将其殺死。幸運的是,尚可喜的部下及時發現了沈世魁的目的,尚可喜這才免遭屠戮。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尚可喜看到耿仲明、孔有德投降後金之後,都得到了很好地安排,于是,他也想投降。尚可喜與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此時的尚可喜,心中全然沒有了家國情懷,甚至殺父之仇也可以忘記,他隻求自保。為了穩妥,他派部下前往沈陽,與後金談判投降事宜。皇太極得到消息後,非常高興,興奮地高呼“天助我也”,并立即同意尚可喜投降,把他帶領的隊伍命名為“天助兵”。

尚可喜得到皇太極的許可後,便秘密準備。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初一,尚可喜以召開元旦之會為名,将忠于明朝的副将俞亮泰、仇震泰等人逮捕,然後統轄萬餘人,從海上逃往後金。這年四月,尚可喜抵達盛京。皇太極用對待孔有德、耿仲明的禮儀對待尚可喜,出城三十裡迎接。皇太極對尚可喜非常賞識,稱贊他“達變通權”,“知之傾危,識時勢之向背”,賞賜給他大量金銀财寶,并封他為總兵官。皇太極改國号為清後,尚可喜受封為智順王。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尚可喜通過投降,達到了長享榮華富貴的目的,對皇太極感恩戴德。在日後的入關作戰中,尚可喜帶兵目前鋒,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

清朝入關之後,實行用漢人打漢人的政策,派三順王以及吳三桂率領大家一路南攻,一直把李自成部逼到湖廣、江西一帶。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順治六年,清廷改封尚可喜為平南王,與靖南王耿仲明率領2萬大軍進攻廣東。

順治七年二月,尚可喜大軍抵達廣州,南明永曆帝倉皇出逃,南明兩廣總督杜永和率領孤軍堅守廣州。尚可喜派兵攻打,怎料城池堅固,沒法突破。就這樣,兩軍在廣州城下相持長達10個月。最終,尚可喜等圍困城池長達10個月,最終于十二月攻下廣州。城破之後,尚可喜在廣州進行屠城,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庚寅之劫”,被俘虜的南明士兵六千餘人全部被斬殺,廣州城内的少壯男子悉數被殺。清兵還把城内百姓集結起來,趕入水中,死者不計其數。其屠戮之殘忍,聞者無不駭然。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此後,尚可喜駐紮廣州,開府建第,統治廣東長達26年之久。尚可喜熟谙進退之道,晚年上書康熙皇帝,請求退休,到遼東養老。康熙一直沒有同意,直到尚可喜第十一次上書,康熙才準許他解甲歸田。但是,還沒等到尚可喜啟程,吳三桂就在雲南起兵反清。康熙指令尚可喜不準離開廣東,必須堅守。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計劃響應吳三桂。但是,尚可喜卻堅持不反清。

尚可喜的投降故事:皇太極封他為王,三藩叛亂時他堅持不反清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之信将尚可喜軟禁在府邸裡,然後率軍響應吳三桂。73歲的尚可喜在屋内上吊自殺,但是被親信及時救下,沒過多久就死了。臨死前,尚可喜還命人把皇太極賞賜給他的服飾穿戴好,并向北扣頭,說,如果有來生,仍舊給先帝爺(皇太極)做牛做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