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軍攻滅吳三桂叛軍最後一擊——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昆明之戰

發生在清康熙時的“三藩之亂”是近三百年清史上的大事件。這場由撤藩引起的大動亂整整持續了八年之久,其始作俑者原大明平西伯、現大清平西王吳三桂也因為先叛明又反清而被永遠的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觀吳三桂之一生所作所為,他留給曆史的大奸大惡的形象是任何人都洗白不了的。

清有天下,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功不可沒。為了酬其功,當時的皇父攝政王便假順治帝之名,分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由于當時的清朝的統治者的力量尚不足直接控制這三王所據的南方諸省,是以清廷特許駐防雲南的吳三桂鎮守該地,同時令其兼轄貴陽,駐防廣東的尚可喜以平南王的身份坐鎮廣州,耿繼茂(耿仲明子)以襲封靖南王的身份鎮守福建。

用三藩鎮守南方的這些省份本是清王朝的權宜之計,但由于三藩坐擁重兵,其權力之大已經遠超清廷在這些省份的督撫,是以他們所據之省份已經形成實際上的割據勢力。

早在順治帝親政之時,朝中有識之士就提出了三藩存在之大弊,到了康熙帝親政以後,這位睿智的小皇帝在總結前代藩鎮之時就曾經說過:“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康熙帝這三大事以三藩為最大,可見三藩的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解決之時。

清軍攻滅吳三桂叛軍最後一擊——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昆明之戰

正在康熙帝苦思冥想如何撤藩時,遠在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疏請歸老遼東老家海州(今海城),并奏請繼續留其子尚之信鎮守廣東。

經戶、兵兩部大臣及衆王貝勒共議,大家一緻以為尚可喜子之信跋扈難制,倘若留其統重兵繼續鎮守廣東将來必成大患,康熙帝亦以如此,是以他果斷下旨盡撤尚藩。

消息傳到吳三桂、耿精忠(耿繼茂子)處,二人為探朝廷實底,遂于這年七月共同假意上疏撤藩,但令他們二人沒想到的事情是,康熙帝見到他們的上疏以後便順水推舟的同意他們撤藩。

不想失去藩地的吳三桂經過密謀,于是年十一月在殺掉雲南巡撫等諸官員以後,悍然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之名傳檄遠近,以所謂的朱三太子為号起兵反清。

戰争初期,由于明亡未久和民族沖突,再加上清王朝開國諸王的凋零,還有八旗軍隊的迅速腐化,是以吳三桂的叛軍一路進展順利。吳軍在耿精忠、尚之信的策應下,他們除了坐擁雲貴以外又分别占領了川粵閩等省。

清軍攻滅吳三桂叛軍最後一擊——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昆明之戰

就在吳三桂叛軍飲馬長江關鍵之際,這個久曆沙場的老将犯個了大的戰略錯誤。康熙帝就是借着吳三桂幻想通過和談占據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迅速調整了戰略布署,命安親王嶽樂為定遠平冦大将軍,率領八旗勁旅南下迎敵。

嶽樂系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之子,亦系開國諸王之一,早在順治時就受到了順治帝的重用。順治帝病重時,嶽樂幾乎成了帝位的繼承人。

嶽樂到了前線審時度勢,他沒有和吳軍正面交鋒,而是先進軍江西将耿精忠叛軍與吳三桂叛軍之間的聯系徹底切斷。

由于嶽樂的戰略措施得當,八旗軍在他的統率下迅速挽回了戰場的頹勢。随着吳三桂之義子陝甘提督在平涼反正,耿精忠、尚之信的再次降清,為提高叛軍的士氣,窮途未路的吳三桂康熙十七年(公元1679年)在衡州(今衡陽)自立為帝,國号大周。

但稱帝也沒有給吳三桂帶來好運,這年秋天,随着吳三桂因絕望病死,繼位的吳三桂孫子吳世璠難孚衆望,湘、粵、黔、川諸省又被清軍複占。在這種形勢下,吳三桂的死黨馬寶、胡國柱隻好節節抵抗,然後退守老巢昆明。

清軍攻滅吳三桂叛軍最後一擊——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昆明之戰

自以為勝利在望的清軍至此開始逗留不前,官兵們每日隻知鬥雞走馬、肆無忌憚的高樂起來,就這樣吳世璠又得以在昆明苟延殘喘的當了兩年僞皇帝。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二月,康熙帝嚴旨命定遠平冦大将軍、固山貝子彰泰(努爾哈赤曾孫)、征南大将軍賴塔率湖南、廣西的兩路清軍,分别自貴州進入雲南。

二十一日,負隅頑抗作困獸鬥的吳世璠遣其将胡國柄率精兵萬餘,出城列象陣與清軍相抗,結果一戰下來,毫無鬥志的吳軍被清軍打的大敗,胡國柄亦被後退的大象踩成肉泥。

不甘失敗的吳世璠又命馬寶自川率軍入援昆明,但馬寶走到姚安見清軍勢大,便率部向清都統請降。

這年九月,勇略将軍趙良棟亦率四川清軍進逼昆明。昆明城至此為清三路大軍合圍。

知道大勢已去的吳世璠為此曾數次領兵與清軍苦戰,但自知敗局已定的吳軍除少數死硬分子以外,無人再願意為吳世璠去殉葬。敗回城中的吳世璠喘息未定就得心腹密報,說祖父吳三桂的鐵粉準備将他生擒向清軍請功,走馬無路的吳世璠隻好揮刀自刎。

吳世璠一死,昆明遂被清軍攻陷。

昆明城經吳三桂經營多年早已是繁華都市,攻入城中的清軍見狀如貪婪的虎狼一樣,将昆明城洗劫一空,然後攜帶着掠來的美女和金銀财寶,載着吳三桂的遺骨還有吳世璠的屍首勝利返京。

至于以馬寶、胡國柱等吳三桂的悍将,雖然他們已經投降,但鑒于他們協助吳三桂作惡多年,是以皆康熙帝指令淩遲處決。

清軍攻滅吳三桂叛軍最後一擊——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昆明之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