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反?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占地為王,擁兵自重,都想自己組建國家,稱王稱霸,這也導緻了霸主遍地都是的局面。到了戰國,發展成了七雄争霸,各個霸主的實力起初都是差不多,互相制約,沒有誰一家獨大的情況,直到秦始皇嬴政上場,蕩平六國,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在他生前謀反?

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反?

秦始皇之是以有這麼大的成就,與自身的能力有極大的關系,後來世人評價他是中國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家,戰略家。嬴政十三歲接替父親的位置的時候,朝政是掌握在大臣呂不韋手中,嬴政相當于是個擺設,根本接觸不到權力,可是自己又沒有足夠的能力,隻能先隐忍着讓自己強大起來。

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反?

而呂不韋當時厭倦了他和太後趙姬的不正當關系,急于脫身,知道太後比較渴望男女之情,就把手下的門客嫪毐送給了太後,嫪毐深得太後喜愛,借着太後的寵愛,嫪毐的勢力日漸強大。一山不容二虎,這兩大巨頭很快就因為利益起了沖突,明裡暗裡鬥了許多次,最後落下個兩敗俱傷的結果,給嬴政倒是省去了許多的麻煩,趁機出手解決了這二人在朝中的勢力。這二人涼了之後,嬴政正式登上曆史舞台,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反?

國家内部整頓安穩之後,秦始皇計劃着解決掉礙眼的六國,一番籌劃之後正式進軍,在手下大将蒙恬的幫助下,秦朝的軍隊實力強大到讓敵人聞風喪膽,徹底用武力征服了六國。六國陸續遞上願意俯首稱臣的投降書,至此,天下實作了第一次統一,秦始皇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稱帝的皇帝,這次的壯舉也對後來的中國和世界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可惜秦始皇死得比較早,49歲就死了,40多歲也算他的晚年時期了。後來在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苛政虐民,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築長城,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民不聊生。

估計好多人會問一個問題,西楚霸王項羽和反秦的劉邦明明和他是一個朝代的人,看他們的事迹也不像是個安分守己,願意屈服的人,為何沒有聽說過起義一說?其實也不怪他們,實在是那個時候的秦始皇在世人眼裡就是個神一般的存在,不論是軍隊的戰鬥力,還是他本人的手段,都讓人心生敬畏。

秦始皇晚年焚書坑儒,苛政虐民,項羽和劉邦為何不敢反?

項羽和劉邦情況又大不相同,當時項羽沒有動靜,不敢造反的原因是,他已經是個亡國的失敗者了,經曆過和秦始皇的正面交戰,知道他和秦始皇之間的差别有多大,現在的他隻想隐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做一個普通老百姓。劉邦的情況更特殊,他當時是秦朝的一個亭長,拿着朝廷的俸祿,一心為朝廷做事,哪有造反的想法。

劉邦後來造反還是因為秦二世的不人道行為,如果還是秦始皇在世,他哪有那個膽子,就算他有,也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