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奴隸出身,嗜殺好戰,帶領軍隊殺人無數,最後稱帝立國

在中國漫長的古代曆史中,不乏惡貫滿盈,殺人如麻的将領,這些人大部分也都遭到兵敗人亡報應,不過也有例外。今天要說的主角,便是一位嗜殺成性的将軍,他活到六十歲才病逝。這在戰亂年代已算是高壽。而且不止高壽,他還自立為王,成為一國的開國之君。這個人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

他是奴隸出身,嗜殺好戰,帶領軍隊殺人無數,最後稱帝立國

石勒,字世龍,西晉上黨郡武鄉縣(山西榆社縣)羯族人。他的祖先是匈奴人。他的父親周曷朱當過部落的小帥。石勒小時候經曆過西晉短期的統一時期,随後就迎來了八王之亂的大亂世。石勒小時候健壯有膽力,善于騎射,頗有才幹,後來因為家裡窮,曾當過邬人郭敬佃客。後來并州發生饑荒,胡人佃客趁機散走。石勒轉而投靠甯驅。北澤都尉要賣石勒為奴隸,石勒逃脫,輾轉又被郭敬所救。後來并州刺史司馬騰指令将軍郭陽等抓捕諸胡出賣。幸而郭陽是郭敬的族兄,他受郭敬之托照顧石勒,是以石勒在路上未吃大苦。到山東後,石勒被賣與茌平(山東茌平縣)人師懽家為奴。師懽後來發現石勒與一般奴隸不同,就免掉了他的奴仆身份。當時師懽家距離一個馬場很近,師懽與馬場牧師汲桑經常往來。正巧石勒善于相馬,是以他又結識了汲桑。由此,石勒初步獲得自由,他開始招攬人才,後來找到十八個人,号稱“十八騎”,他們在牧場周圍搶掠财物,用來結好汲桑。石勒也就成了汲桑的小弟,汲桑成了石勒第一個上級。

他是奴隸出身,嗜殺好戰,帶領軍隊殺人無數,最後稱帝立國

與此同時,八王之亂已經持續多年。永興元年(304),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太弟,于蕩陰大敗晉惠帝,逼遷惠帝于邺(河北臨漳縣西南)。這時,東瀛公司馬騰、安北将軍王浚舉兵攻邺,成都王穎戰敗,挾惠帝南走洛陽,河間王司馬颙又派大将張方,逼惠帝與成都王穎西入長安。當成都王司馬穎西入長安後,邺城空虛,穎的舊将公師藩就在永興二年起兵,以援救穎為名。石勒随即同汲桑一起,投奔公師藩。這時,“桑始命勒以石為姓,勒為名焉”,石勒的姓名由此而來。

石勒初次領兵打仗便遭受大敗,隻得逃入山裡躲避。他後來劫了縣裡的監獄,召集囚徒和逃亡的人,又組織起一支軍隊,協助汲桑。

他是奴隸出身,嗜殺好戰,帶領軍隊殺人無數,最後稱帝立國

公元307年,汲桑自稱大将軍,以石勒為前鋒,豎起了為司馬穎報仇的大旗,起兵讨伐司馬越、司馬騰。石勒這次表現很好,一舉攻下邺城,殺了司馬騰。石勒為人貪得無厭,又目光短淺。攻下邺城後,他從司馬騰手裡獲得無數金銀财寶,而部隊也疲憊了,本應該好好休整,補充糧饷。可是他卻妄圖劫掠更多财物,獲得更大利益,大膽冒進。結果在進兵途中遭遇伏擊,石勒戰敗,軍隊死傷慘重。石勒和汲桑商議後,打算投奔劉淵。不料中途又被冀州刺史丁紹阻擊,慌亂中汲桑戰死。石勒幸運地逃到樂平了。輾轉多地後,他終于找到了劉淵,投奔在劉淵帳下。

石勒在劉淵帳下,認真總結之前戰敗的教訓,慢慢積蓄自己的實力。

他是奴隸出身,嗜殺好戰,帶領軍隊殺人無數,最後稱帝立國

後來司馬越率領西晉王公貴族、精銳部隊、平民百姓共十餘萬人逃亡東海。中途被石勒包圍。石勒殘忍地指令部隊亂箭齊發,十餘萬俘虜無人幸免。此後,石勒勢力越來越大,他誘殺王彌,并兼并王彌軍隊後,故漢帝劉聰大怒,但又無力駕馭石勒,很無可奈何。

公元319年,石勒稱趙王,建都襄國,史稱後趙。石勒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奴隸皇帝。

縱觀他的一生,不難看出石勒貪婪、弑殺,這顯然與他早年間在地主家當佃農,又被賣為奴隸,受過很多虐待、侮辱有關。但是石勒又很頑強,他戰敗後仍能糾結餘部,重整旗鼓。石勒還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在先後經曆了公師藩和汲桑兩個上級兵敗戰死的教訓後,石勒能很快成長起來,逐漸培植起自己的獨立武裝,并最終滅亡了老東家前趙,最後自立為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