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如今這個社會之上,每個人都有着屬于自己的人格類型,而有一種人格被稱之為是指責型人格。但是大部分人對指責型人格是沒有深刻了解的。

這種人格,通過責備的方式來反映出社會的準則。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上,必然是要保護自己權益的,絕對不可以受到他人的欺負與辱罵。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薩提亞(Satya)曾經明确指出,每一種溝通的姿态都其實富含有三個層面:

自我

他人

場景

不僅如此,他還認為溝通的姿态也可以分為讨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緻型。

如果自己的伴侶是指責型人格,那麼婚姻生活,往往會包含着痛苦與無奈,面對指責型的伴侶又應該怎樣去面對婚姻呢?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指責型人格的人往往會更擅長找尋别人身上的毛病和錯誤,并且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觀點去批評對方,指責他人。

他們一旦找到對方身上的缺點,便會無限地放大,以至于缺點完全蓋過了對方身上的長處,這一類型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條件和規則去限制對方,很難意識到自己本身存在着的問題,是以經常會與他人發生争吵和分歧。

而在婚姻當中,被指責被否定的一方,内心也會出現情緒的波動,在最初也許會與對方據理力争,可以與對方客觀地分析事物,可是随着對方一味地指責,隻會讓被否定的那一方内心逐漸的開始走向消極。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他開始自我否定,産生一系列的悲觀情緒,原本應該是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在對方的抨擊和打壓之下,變得越來越痛苦,婚姻品質和婚姻水準逐漸下降。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

根據真實資料表明,許多指責型人格的形成,很有可能與原生家庭有極大的關系。

如果他的父母是指責型人格,那麼也就意味着這個孩子從小到大就受到了父母的苛責和打壓,長大以後,孩子會效仿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也開始不顧别人的感受去指責他人,而首當其沖受到傷害的便是自己未來的伴侶和子女。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事實上,許多家長總是喜歡将所有的關懷都放在孩子的身上,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度的寵愛就會變成溺愛。

讓孩子變成一個“小皇帝”以自我為中心,太過于自我,反而忽視了對他人情感的考慮,喜歡評判他人,總是以極高的标準去權衡他人的人生準則,是以這樣的人在長大以後往往也容易形成指責型人格。

而指責型人格身上多半是缺乏一種能力,一種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的能力,讓自己能夠從容地應對不确定性。

許多指責型人格,習慣性地将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洩到别人的身上,還美其名曰,想要讓對方更加完美,但實際上他們隻不過是在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尋找一隻替罪羔羊罷了。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他們本身是有錯的,但是卻還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他們自己的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實際上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自負的心理。

如果我們遇到了指責型人格的伴侶,不要因為對方的貶低而開始産生焦慮或者低迷的情緒,應該冷靜地看待問題,并且清晰地審視自我。

很多人在遇到指責型人格伴侶的時候,一旦對方開始貶低自己,那麼自己便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想要與之進行争辯。

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隻會激發兩個人之間的沖突,讓一件原本不足挂齒的小事成為一件不可調和的沖突。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是以當我們聽到對方否定的言論之時,應該審視自我,并且内心清楚知道,自己并不是這樣的人,可以保持情緒的冷靜,然後贊美他誇獎他,但是切勿生氣,更不要與其發生争吵。

當我們遇到指責型人格時,與其去掌握對方的情緒,與其讓他自己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倒不如學會提高自我,增長對情緒的掌控能力,善于發現自身的優點,讓自己真正做到認可自身。

當對方再次向自己發起評判之時,自己也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來抗拒對方的聲音,到那個時候,指責型人格對你自身的幹擾,就如鴻毛一般無足輕重。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總愛指責别人?多半是缺乏這種能力

事實上,指責型人格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們之是以會指責别人,是想要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引起别人的注意。

其實這類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是比較常見的,我們隻要做到内心足夠強大,便不會被他們的言行而幹擾,生活是自己的,生活的光明也由自己創造,外人的言論又怎麼會影響人生的坦途。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