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網釋出最新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資訊:2021年11月(11月1日零時至11月30日24時),全省21個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報告1起一般及以上級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揭陽報告的1起河豚魚食物中毒事件,發病3例,死亡1例,事件級别為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廣東揭陽也報告了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累計發病2人,死亡2人。
吃河豚魚,是不是煮熟就好?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河豚魚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耐熱,家庭烹調方法難以将毒素去除。
河豚魚中毒發病急,潛伏期在30分鐘到6小時内,中毒者先感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并有四肢無力、口唇、舌尖、肢端麻痹,進而四肢肌肉麻痹,出現身體搖擺、行走困難,甚至全身麻痹、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河豚魚中毒無特效治療藥物,以對症治療為主。河豚魚中毒的病死率為40%-50%,中毒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至6小時,最快的可在發病後10分鐘死亡。
疾控專家提醒,雖然我省絕大部分的河豚毒素中毒均以進食河豚為主,但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不止河豚一種,既往也發生過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織紋螺等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針對廣東近期連續發生因消費者自購加工河豚魚或在餐廳聚餐食用河豚魚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釋出食品安全風險提示:警惕食用河豚魚引發食物中毒。
目前,廣東禁止經營養殖河豚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魚整魚。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魚。是以,市面上能買到的合法養殖可供食用的河豚魚都不是活魚,而是宰殺後的魚皮或魚肉制品,且所有上市流通的河豚魚外包裝上均有可追溯的二維碼。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魚,不購買、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加工的河豚整魚或河豚魚制品。食品經營者售賣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魚及其制品,餐飲服務機關加工制作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魚,均為違法行為,将受到法律的懲處。
【記者】朱曉楓
【作者】 朱曉楓
廣東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