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可能是 2021 年傳統車企最大規模的一次電動化釋出會:掐頭去尾 1 個小時的釋出會裡面,豐田一共展示了足足 15 款新車,橫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
12月14日,豐田汽車公司召開了電池電動汽車戰略釋出會。在會上,豐田章男展示了多款純電概念車型,上一次看到這樣一口氣憋個大招的,是恒大汽車。
曾經多次公開批評純電動車的豐田章男,這一次也終于向大趨勢以及市場妥協。戰略會主要傳達了豐田未來關于純電汽車的幾個動向。
一是投資350億美金研發,到2030年前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二是2030年豐田品牌純電汽車,全球年銷量目标增加至350萬輛。三是2035年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美國以及歐洲銷售新車全部為純電車,目标為年銷量100萬輛。
如此一來,全球主流的汽車品牌基本都認可并選擇了純電動這一路線。比如大衆ID.家族、本田e:N品牌以及豐田此次釋出的bZ系列,還有奔馳、寶馬等一線豪華品牌的純電車型,全部都已經拉開架勢攻占市場,2030年也被這些品牌不約而同地規劃成純電汽車的新時代開端。
01
不倔強了
内燃機與我們的告别,真的進入了倒計時。或許作為普通消費者,還是有許多朋友不喜歡純電車,甚至抵制純電車,但是為什麼多國汽車品牌都如此緊張地推進電氣化呢?
從能源層面而言,石油一定會用完,這個大家都了解,是以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的汽車動力形式,是以放眼望去隻有電驅動在現階段是成熟、廉價且可用的。
有人會說電一樣是大部分從火力發電,燒煤炭來的,還是化石燃料的轉化,也不環保。話是沒錯,但正是如此,全世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大力發展清潔發電技術,也是“碳中和”一個重大課題。換句話說,哪個國家率先掌握大規模清潔發電技術,将引領下一輪能源革命。
是以,純電動車其實就是目前唯一能源可控,用車習慣和費用都相對接近燃油車的替換解決方案。是以嘴再硬的豐田章男,他也沒辦法逆勢而為。
如今,豐田突然加速了純電車型的研發速度,一方面是豐田開始明白國内市場單憑混合動力已經無法抵消碳排放額度,另一方面就是市場壓力,國内市場崛起的新勢力,車越賣越好,屬實讓豐田有點焦心。
02
傳統大廠的威懾力
之前大家都說,當傳統車企開始在新能源領域發力時,造車新勢力的日子就不好過了。而豐田這場新車衆多的釋出會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首先我們以當下國内造車新勢力頭部車企“蔚小理”為例,這三家車企首款新車傳遞都已經過去了幾年的時間,但從目前來看,蔚來僅有ES8、ES6以及ES6的衍生車型EC6在售,全新轎車ET7尚未開始傳遞;小鵬在售車型為P7、P5、G3,車型數量與蔚來相差無幾;而理想在售車型的數量就更少了,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
對于提升銷量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出接連不斷的新車,我們都知道造車新勢力對于銷量的追求是近乎瘋狂的,那為何新勢力不這麼做呢?其實并不是他們不願意這麼做,而是實力不允許。畢竟新車研發需要深厚的技術底蘊以及充足研發資金才行,即便新勢力能夠大量融資,但技術實力方面的短闆并不是短時間内能夠解決的。
但對于豐田來說恰恰相反,不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這都是傳統車企的優勢,是以不論是研發的進度還是車型的品質,傳統車企都有着先天優勢。
比如說大衆在2021年一年之内就一口氣把ID.3、ID.4、ID.6 共計三款MEB純電平台的新車引入國内,而從我們試駕的感受來看,不論是行駛質感還是操控性方面的表現,ID系列都展現出了傳統車企應有的水準。畢竟除了動力系統之外,底盤調校、轉向手感的标定等關乎車輛動态表現的細節上,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是相通的,大衆自然可以将燃油車領域的成功經驗複制到新能源領域。
而豐田同樣作為頭部車企,在技術底蘊方面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是它有能力一口氣推出15款車型的原因所在。首先豐田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對電動化領域的布局,于當年成立了電動車研發部門,并在1996年推出了RAV4 EV車型進行試水,随後還推出了全球首款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如今混合動力早已成為了豐田引以為傲的一張名片。
而在電動車最為關鍵的電池部分,豐田早在2003年就開始研發锂離子電池,2008年開始研究全固态電池。在過去26年,豐田在電池領域投資了近1萬億日元,累計生産超過1900萬個電池,從技術、經驗的角度來說,豐田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如今,豐田電動車終于瓜熟蒂落。根據規劃,基于豐田e-TNGA理念電動車專屬平台打造的TOYOTA bZ4X将于2022年中旬在國内上市。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新車将搭載異形方向盤、線控轉向技術、旋鈕式換擋、前排座椅腳下輻射加熱器等豐田首次運用的技術。同時豐田2025年前将在全球範圍銷售7款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車型,中國市場将成為導入該系列産品最多的市場,預計導入其中5款。
預計到2030年,豐田将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全球範圍内提供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等各領域的全方位産品陣容,屆時純電動車的全球年銷量計劃達到350萬輛。與此同時,雷克薩斯品牌也将完成轉型,在中國、北美、歐洲僅銷售純電動車。在豐田一系列的舉措之下,新能源市場全新的格局有望被打開。
03
寫在最後
與很多歐美品牌孤注一擲投身純電動不同,豐田手中可打的牌還有很多,它們做電動車更像是一種順勢而為。豐田也始終堅持,會按照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提供不同類型的電氣化産品。當然,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純電動車市場,那麼豐田的純電動車最重要的投放區域,也一定是中國。
這就是為什麼豐田首款e-TNGA車型bZ4X的全球首發亮相地、雷克薩斯首款e-TNGA車型LF-Z的全球首展地,都選在了中國。
老牌車企在造車經驗、零部件供應、生産管理上有着新興車企無法比拟的優勢,現實情況也會讓它們從自己最擅長的子產品化造車、架構造車、體系造車上做文章。無論是把這種行為稱為“保守”還是“傳承”,但這就是有深厚造車積累的車企,在目前的情況下,希望達到的效果。
圖|網絡
文|豆豆
編輯|豆豆
END
這是一篇Taycan與島嶼的故事
下一波賽道 感受領克05高性能SUV家族
全新探界者RS靠什麼打動年輕人?
扯車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