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闊時節是居住在怒江境内的傈僳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傳統民族節日。“闊時”為傈僳語,“闊”即是年,“時”意為新,“闊時”則是新年。
由于各地的習慣和曆法略有不同,過節時間有前後差異,基本定在農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間,一般選在屬龍之日為始。也有個别地方以櫻桃樹花開為标記,确定“闊時節”的會期。
祭祀
上刀山
射弩比賽
傈僳族如何過“闊時節”
每逢新年臨近,傈僳人家家戶戶備好陳年好酒,舂好籼米和糯米粑粑,準備好節日盛裝。期間,都要舉行祈福儀式,舉一束麻栗樹枝,将天花闆上的灰塵打掃幹淨,口中念避災求福的咒語,掃除災難病痛,求得幸福吉祥。
新年歲首,則在家門口按家中人丁數量插青松枝,并在堂屋正中鋪松毛,祈求平安,人畜興旺。過節期間,家家殺豬宰雞,傈僳族群衆多聚集在曬場或開闊地,舉行對歌、跳舞、射弩、蕩秋千等富有特色的活動。
經過20多年的打造,“闊時節”已成為怒江州最盛大的民族節日,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點,延伸為居住在怒江的傈僳族和各民族展示本民族歌、舞、樂、體育、服飾和飲食等傳統文化的平台,集中突顯了傈僳族文化的亮點,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
2009年8月“闊時節”被命名為雲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21年5月“闊時節”被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編輯:周青青
稽核:楊潔
監審:陳潔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