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趙雲自公孫瓒敗亡追随劉備之後,先是“為先主主騎”,208年長坂坡之戰後劉備升其為牙門将軍,209年攻取桂陽郡後出任偏将軍,211年劉備入川後趙雲為留營司馬,215年劉備拿下益州後趙雲又升為翊軍将軍,其後趙雲又先後出任過中護軍、征南将軍、鎮東将軍和鎮軍将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趙雲由鎮東被貶為鎮軍)。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在這些職位中,至少有兩個是劉備專門為趙雲首創的,它們分别是牙門将軍和翊軍将軍,翊軍将軍幾乎成為趙雲的代名詞,熟悉的人很多,但是對于牙門将軍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相信很多人都把他當作是個和翊軍将軍一樣的雜号将軍,其實并非如此,那麼牙門将軍是個多大的官?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先大緻了解一下漢末的軍職大小,太高和太低的就不提了,從四方将軍往下分别是四征、四鎮、四平、四安,接着是雜号将軍比如蕩寇将軍、折沖将軍、平寇将軍包括趙雲的翊軍将軍等等,雜号将軍之下則分别是偏将軍、裨将軍、中郎将、校尉、都尉和軍司馬(别部司馬)等等,可見雜号将軍其實算不低的了。

208年的長坂坡之戰中趙雲救回甘夫人和阿鬥立下大功,劉備大手一揮封趙雲為牙門将軍,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牙門将軍這個将軍名号,不過這個牙門将軍級别并不高,為什麼這麼說?看看此時的關羽和張飛官居何職其實就一目了然了。

200年關羽投降曹操後漢獻帝封關羽為偏将軍,這個其實相當不低了,要知道幾年之後的赤壁之戰時東吳是孫權一個雜号将軍(讨虜将軍)帶着幾位中郎将和校尉、軍司馬同曹操作戰,連周瑜和老資格的程普也才是個中郎将,比關羽偏将軍低了一兩級。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張飛此時才是中郎将,不說和張飛比,劉備也絕對不會封一個比關羽還高的職位給趙雲(關羽之是以不服馬超,原因之一其實就是不忿馬超的平西将軍比他的蕩寇将軍還高),是以牙門将肯定低于偏将軍。

劉備攻取荊南四郡有了自己的地盤後,對麾下衆将進行了一番封賞,其中關羽由偏将軍升為蕩寇将軍,張飛由中郎将升為征虜将軍,《雲别傳》記載:“從平江南,以為偏将軍,領桂陽太守。”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趙雲由牙門将軍升為偏将軍,是以牙門将軍不要說不是雜号将軍,甚至還在偏将軍或裨将軍之下,可能也就和中郎将相當或略高于中郎将。

除了趙雲,魏延因為在入川之戰中立下戰功,劉備入主益州後升其為牙門将,這也是漢中之戰後劉備力主魏延出任漢中太守令衆人大吃一驚的原因所在,因為這個升遷幅度實在是太大了。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出任牙門将軍,這是個多大的官?

不過牙門将軍級别雖不高,責任和重要性卻不低,它的主要職責是統領親兵随侍主公左右,主公留守牙門将軍也一同留守中軍大帳,主公出征牙門将軍則一同出征,總之主公到哪牙門将軍就到哪,其實就是相當于貼身保镖的角色,隻不過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勇武過人,還要有一定軍略可以指揮作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