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我們當代很多人對古代朝代史的評價還是基于對外戰争的勝負上,比如漢武帝和唐太宗,都因為開疆拓土而備受推崇,大概隻有宋朝最為屈辱,屈辱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在經濟和文化上方面的,而是因為宋朝在對外戰争中,屢屢吃癟,靖康之難中差點團滅,成為了教科書式的恥辱史。

後世的文人大概實在看不過去,以宋朝為基礎,編纂了很多振奮人心的作品,比如《楊家将》《嶽飛傳》,向世人展示,其實宋朝還是很能打的,隻不過是奸臣當道。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在我看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尤其是《楊家将》,更是表達一種男人不行,巾帼不讓須眉的社會價值觀,寡婦救國,何其悲壯!

如果要說《楊家将》中的女将有原型,我倒是認為是以遼國的蕭太後作為基礎刻畫的!

長期以來,一些曆史學者的狹義史學觀導緻很多人認為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并非是我國的曆史,再加上契丹民族在遼朝滅亡後神秘消失等種種複雜的曆史因素,導緻人們對曾經強大的遼朝感到陌生和不屑。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比如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人們可以接受大理,接受西夏,接受吐蕃,唯獨無法接受遼朝,一度到了“談遼色變”的地步。

其實以契丹為主體的遼朝政權比宋朝建立的還要早,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皇帝已經向契丹稱臣,契丹還一度攻占開封,并在開封建立了遼朝,隻不過由于缺乏統治中原的經驗,最終退出中原。

中國的少數民族政權,有一個特點,就是能打,但是不能守,退出中原的大遼陷入内讧,逐漸衰弱。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等到宋朝建立,武力統一南方之後,當時正趕上遼國皇帝耶律賢意外去世,臨終前讓年幼的耶律隆緒繼位,并且讓他的皇後蕭綽臨朝執政,是為蕭太後。

蕭太後,名叫蕭綽,是遼國北院樞密使兼宰相蕭思溫的女兒,16歲嫁給了耶律賢,因為耶律賢身體不好,在其生前蕭皇後就幫着他處理朝政,耶律賢對蕭皇後的政治能力是足夠認可的,是以才能放心在百年之後将遼國與幼子交到了蕭皇後手中。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可宋太宗趙光義對此并不知曉,他覺得孤兒寡母,必定軟弱可欺,便決定趁機北上伐遼,暴打遼朝孤兒寡母,按理來說,劇本都寫好了,就差演員就位了,奈何雄才大略的趙光義,兩次北伐都慘敗而歸,輸給了曾經根本不放在眼裡的孤兒寡母手上,趙光義伐遼的雄心壯志被澆滅,此後,大宋士兵整體感染“談遼色變”病,一提契丹就瑟瑟發抖,宋朝對遼朝的進攻态勢也轉變為防守。

一個按照曆史規律理應衰亡的政權,在蕭太後的帶領下,不但沒有繼續衰亡,反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越戰越勇,達到一個巅峰狀态。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公元1004年,蕭太後攜遼聖宗率領大軍南下,由于太宗趙光義已死,當時的宋真宗雖然擁有百萬大軍,卻想要避其鋒芒,向南逃竄,最後在北宋名臣寇準等人的堅持下,宋真宗才親征澶州。

當時遼太後意識到,遼軍沒有必勝的把握,于是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很多人都認為澶淵之盟是宋朝的恥辱,其實,我倒是認為這是宋朝外交上的一個巅峰,北宋之前與之後,中原政權都向遊牧政權稱臣,隻有北宋與遼朝以“兄弟之國”相稱。

遼國的蕭太後,比楊家女将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帼不讓須眉

雙方互不侵犯,但是大宋每年要向遼朝進歲币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在這樣的協定下,雙方保持了長達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蕭太後執掌大遼政權四十多年,以一個寡婦的身份震懾大宋近百年,直到金國崛起,宋朝的那些文人士大夫才又有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想法。

曆史上的蕭太後有多強悍,想必大家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吧!我深度懷疑,後來的楊門女将,壓根就是以蕭太後為原型,再加工創造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