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豐臣秀吉當時确實是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甚至都已經想好了瓜分中國的事情了。豐臣秀吉為什麼如此信心滿滿呢?我想原因是多樣的,下面請聽我來給您分析。
一、豐臣秀吉對于大明的判斷
誠哉,當時在戚繼光等一批名将的帶領之下,沿海地區的倭寇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是之前的戰績實在是太爛了,有多爛呢?
當時四十多個倭寇,帶着武士刀從沿海地區一直殺到了南京城下,一路之上所向披靡無一敵手,最終大明出動了重兵才拿下了這一小股倭寇勢力。
為何打得如此艱難?一方面是因為大明承平日久,沿海地區的軍隊多是吃空饷或是老弱病殘或是缺乏戰鬥力,是以大明方面戰力是比較差勁的;另一方面這批倭寇并非一般人,而是在日本國内戰敗的日本武士流竄而來,他們多研習刀法,武力強大。
是以類似事件就給了豐臣秀吉一個錯覺那就是大明的軍隊不堪一擊,隻要發兵就可以輕松滅掉大明。是以從這點來看,豐臣秀吉憑借着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半真半假)就判定出了大明的實力幾何這種行為實在是過于魯莽和愚蠢,也是以他産生了一種對于大明的不真實的判斷。

二、豐臣秀吉對于自己實力的判斷
豐臣秀吉當時的實力幾何呢?經過了日本戰國長時間的動蕩,在豐臣秀吉手下彙聚了一大批精兵強将,其中例如島津義弘、小西行長等人在日本都是号稱“名将”,有着賤嶽七本槍等稱謂。這批人現在在日本還被封為神話,在遊戲如《戰國無雙》等中多有亮相,由此可見日本人對于這一批名将的喜愛程度。也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于這批名将的迷信。
另外,經過長年征戰,豐臣秀吉手下聚集了十幾萬大軍,其中輕裝步兵、重甲武士、火槍兵等一應俱全,久經戰陣,實力驚人。是以豐臣秀吉對于自己的實力是非常自信的。在豐臣秀吉看來,大明的少爺兵一定打不過自己的百戰精兵。
三、豐臣秀吉的小九九
說實話,豐臣秀吉出征北韓,一方面是為了實作自己的野心,一方面也是為了消耗諸侯。當時的日本與其說是豐臣秀吉一人的天下,不如說豐臣秀吉更類似于一種共主的地位。當時存在的很多大名如德川家康等人隻是曲意逢迎,并不是真心想要歸順豐臣秀吉的。
在豐臣秀吉在位的時候,他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尚可以壓制這一批大名,但是如果豐臣秀吉身死,他的繼承者絕對是沒有這份能力壓制住這一批大名的。是以豐臣秀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的繼承者鋪路。
當豐臣秀吉将無頭支票大把大把地開出去的時候,整個日本都陷入了一種狂熱情緒,無數大名都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決一死戰,是以豐臣秀吉的願望就達成了,他便可以成功利用大明去消耗這一批大名的實力,進而讓自己的江山更加鞏固。
文:日航通鑒圖:來自網絡與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