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年的汽車産業注定不平靜,格局比總量更重要

倏忽之間,2021年已經快要走完。

研判2022年的整個汽車産業,無疑成為産業各方關注的熱點。

12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行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并釋出了明年預測報告。根據中汽協的預測,在今年1-11月中國汽車市場新車累計銷量已達到2348.9萬輛的基礎上,2021年中國車市新車銷量将達到2610萬輛,在細分市場結構中,最為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全年銷量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

展望2022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認為,盡管晶片危機仍将持續。但有多重因素有利于2022年車市的發展,如中國宏觀經濟将持續穩定恢複、宏觀政策促進汽車消費、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海外需求旺盛、晶片供應逐漸恢複、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提升等。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新車銷量将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

筆者以為,對于即将到來的2022年,相比總量更為關鍵的,是競争格局的演變。

01

電動化、智能化提速,自主品牌競争排位賽日趨激烈

盡管2021年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産業深受晶片和疫情兩大危機困擾,但中國品牌表現得可圈可點。

以目前中國品牌頭部三強長安、長城、吉利為例,就2021年的表現來看,其領先位置得到進一步鞏固。

根據乘聯會的資料統計,截至11月份。三家頭部自主車企2021年累計銷量均突破百萬輛大關。

長安汽車11月銷量達到8.9萬輛,前11個月累計銷量約為104.5萬輛,越過百萬輛大關。長安兩大經典産品系列CS75和CS55在11月均突破了2萬輛,旗下中高端産品UNI系列也達到1萬輛。

明年的汽車産業注定不平靜,格局比總量更重要

在哈佛作為主力貢獻7萬輛的态勢下,長城汽車同樣突破了百萬輛,累計銷量約為111.9萬輛。

而來自吉利汽車的公告顯示,11月,吉利控股集團銷量約為13.6萬輛,環比增長22%;今年前11個月,吉利控股集團累計銷量約為116.9萬輛。

自主頭部如此強勢,是否意味着自主品牌的排位賽之争就風平浪靜許多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且不說,自主頭部三家已經分别圍繞多品牌、電動化、智能化加速戰略調整。單論後面排位的自主品牌,其競争實力決不可輕然忽視。

在其中,比亞迪就是最為突出的例子,借助新能源賽道的領先優勢,比亞迪的沖擊效應日漸強大。根據乘聯會公布的11月廠商銷量前十五排行榜單,比亞迪憑借81.9%的同比增長成為“黑馬”,在自主品牌中排位第二。

此外,如上汽乘用車、廣汽、奇瑞等,均展現出相當的競争力。

可以預期的是,2022年的自主品牌排位賽之争,将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競争白熱化。

02

蔚小理進入穩健發展階段,華為、小米汽車戰略加速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成熟,私人滲透率提高。而在其中,最為關注的就是3家頭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在曆經四五年的初步積累之後。今年也步入了相對穩健的發展階段。

今年以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三家家傳遞量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态勢,屢創新高,不斷提高資本和市場的預期。根據三家企業公布的資料顯示,在距離2021年全年距離還有一個月結束的時候,三家已經共同跻身十萬輛俱樂部。

十萬輛,對于非常注重規模經濟的汽車産業而言,已經是一個相當良性的信号。

在這樣的競争态勢下,對于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而言,留給其大展手腳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一如最近所爆料出的新聞,雷軍接連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或董事長職務,包括廣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小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小米資訊服務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等。

明年的汽車産業注定不平靜,格局比總量更重要

正如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的回應,雷軍将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造車相關的事務上面,這是一個姿态,更是一個行動。自今年初宣布進軍電動車領域後,小米汽車确實不斷提速,迎來了一系列實質性進展,包括公司注冊、團隊組建、投資并購、小米總部和工廠基地落戶等。

而對于華為,對于到底是選擇做産業的深度賦能者還是親自下場造車,目前尚未有明顯的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内外夾逼之下,華為的汽車戰略必須要提速了。

華為通過管道門店銷售的首款智選車型賽力斯SF5,華為參與的程度并不算深,小康主導下的汽車銷量一片慘淡。于是乎才有了12月2日金康賽力斯釋出與華為共同打造的汽車品牌AITO,綜合各方資訊,顯然這是真正具備深度華為基因的品牌。

與此同時,華為還要輾轉騰挪于長安、北汽等合作夥伴之間。

但同樣無論如何,對于造車新勢力和科技企業布局汽車,2022年都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年份。

03

豐田電動化突然驚醒,跨國汽車紛紛加速四化戰略

巨頭蘇醒,大象轉向,這是豐田在年末抛給全球汽車産業的重大信号。

12月14日,豐田汽車舉行了關于電池電動汽車戰略的新聞釋出會。豐田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資4萬億日元(350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目标是屆時在全球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雷克薩斯品牌計劃到2030年在歐洲、北美和中國的銷量全都是電動汽車,到2035年純電動車銷量占該品牌銷量的100%。

明年的汽車産業注定不平靜,格局比總量更重要

相比過去一年間,豐田章男頻頻抨擊特斯拉和純電動汽車,表示對電動車的崛起非常擔憂的,認為純電動汽車對應對氣候變化作用并不突出的表态,豐田此次的戰略釋出轉彎之大,不能不令人咋舌。

但的确時移世易,面對中國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成長,豐田無疑難以安然自若。

而另外一家跨國巨頭大衆汽車的轉型同樣艱苦困難。

在經曆了削權之後,得以留任的大衆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自2022年1月1日起,迪斯仍将擔任大衆汽車集團全球管理董事會主席,但不再負責集團旗下核心汽車品牌的營運,轉而專注于集團戰略管理。但迪斯仍将全面負責大衆汽車集團旗下軟體部門CARIAD的業務,表明大衆的轉型道路雖然險阻但依然向前。

在新的一年,可以預期的是,以豐田、大衆為代表的跨國巨頭仍将在磕磕絆絆中加速戰略調整,而規模最大和最有創新活力中國市場無疑是其發力的重點。

寫在最後:于百年未有之變革的汽車産業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2022年的規模總量穩定有加之下,是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科技企業和跨國巨頭的風起雲湧。至于誰是最終的勝出者,則需要深度考驗各家的戰略智慧和一往無前的變革決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