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禹鑄九鼎在曆史上真的存在過嗎?九鼎如今下落如何呢?

先介紹一下鼎的知識,鼎最早是一種食器,後來演變為與國家政權相聯系的一種禮器。鼎的大小、輕重是代表不同身份的貴族或者官員的。商朝明确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

大禹鑄九鼎在曆史上真的存在過嗎?九鼎如今下落如何呢?

可見這時候鼎已經是正規的禮器了,而且用鼎的數量直接與官員的職務挂鈎。《紅樓夢》在寫到賈家時還用“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來形容。可見鼎象征着地位的高貴。

大禹九鼎是大禹劃分天下九州之後,令九州牧進獻青銅鑄造的鼎,九鼎代表着九州,鼎身都鑄有各地的珍禽瑞獸和奇花異草。鑄九鼎置于國都,表示天下一統,國家昌盛的意思。是以從那時起,鼎就是國家富強、政治穩定的象征。

但是由于曆史久遠,資料缺失,到底這九鼎是什麼形制?都鑄有什麼圖案?已經不得而知。商滅夏之後,将九鼎遷到他的都城,盤庚遷都于殷後,九鼎随之遷移。

周滅商之後,九鼎曾被公開展示。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建造洛邑,九鼎遷往此地,周成王親自主持遷移儀式。東周時代,周王室開始衰微,一些諸侯開始觊觎周王室的九鼎。

楚莊王是第一個問鼎之輕重的,由此産生了一個成語,問鼎中原,也就是建立政權的意思。後來在周王室的努力下,與各諸侯國巧妙周旋,使九鼎得以保全。

關于鼎的還有一些流傳很廣的故事,秦武王是個天生神力的人,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争強好勝。秦武王四年,他帶着打敗南韓的威風到洛邑,直入明堂——九鼎就在其中,參觀九鼎,然後很不客氣的指着一個雍字鼎說,這是象征秦國的,我要帶回去。

大禹鑄九鼎在曆史上真的存在過嗎?九鼎如今下落如何呢?

負責管理大鼎的官吏趕快說,這是周武王确定的鼎的位置,從來沒有移動過。再說這個鼎有千斤重,誰也舉不動。秦武王很不屑,使勁舉鼎,用盡了渾身氣力才舉起了半尺,剛要邁步,就沒勁了,大定落下來砸斷了秦武王的右腿,于是随從連忙把他救出來,當晚上秦武王就氣絕身亡了。

秦國後來滅周之後,将九鼎遷移到了它的都城。可是直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也沒有九鼎的蹤影,是以九鼎的失蹤應該是在周滅亡之後,那個時候諸侯争霸,周王室衰弱,而且知道諸侯都想奪走九鼎,為了保住九鼎,很可能周王室就把九鼎藏起來了。

因為九鼎巨大,而且極為沉重,連秦武王都因為舉鼎被砸死了。沒有很多人配合誰也不可能把這麼重的鼎轉移出去,肯定是周王室為了東山再起,或者是為了不讓鼎落入亂臣賊子之手,專門把九鼎藏匿起來了。是以秦國一直沒有得到九鼎,但是秦國對外宣稱得到了。曆史上才會有秦奪得九鼎的記載。

另外,很可能正是因為周王室藏匿了九鼎,才會有另一個傳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了,秦始皇曾派人打撈,未果。

大禹鑄九鼎在曆史上真的存在過嗎?九鼎如今下落如何呢?

有的說法認為,九鼎是一個鼎,代表九州是以叫九鼎。如果是這個樣,砸死秦武王的怎麼會是雍州鼎?這就解釋不通了。曆史給後人留下了很多謎案,和九鼎一樣失蹤的還有傳國玉玺,也消失在曆史的雲煙中了,至今都是謎,無人知道他們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