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楊家将”的故事,如果說南宋的抗金名将是嶽飛,那麼北宋的抗遼名将就當屬楊業。迄今為止,大量的文學作品與戲曲作品都在向我們傳遞“楊家将”子孫五代英勇抗擊遼國和西夏的故事,使他們的事迹在其後的數百年間廣為流傳。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根據楊家的族譜我們得知,楊家的第一代傳人是“金台侯金刀”楊會,第二代傳人是“火山王”楊衮,以及楊嗣(楊家将七郎原型),而第三代傳人則是北宋的名将楊業。楊業原是北漢大将,以骁勇善戰出名,沖鋒陷陣,所向披靡。公元979年,宋太宗征讨北漢,由于楊業聲名在外,宋太宗愛才,曾經花重金懸賞尋找楊業下落。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北漢被滅以後,宋太宗勸降楊業,将其任命為鄭州刺史,操練兵馬。公元980年,遼景宗出兵十萬攻打雁門關,憑借出色的邊境對戰經驗,楊業率領數千騎兵從西陉而出,繞道雁門關北,突襲遼軍。經過楊業與潘美的前後夾擊,遼軍大敗,損失慘重,自那以後,楊業被稱為“楊無敵”,隻要契丹人見到楊業旗号,二話不說,立刻策馬奔逃,毫無征戰之心。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由于楊業戰功赫赫,自然少不了讒臣記恨,不過宋太宗卻對楊業倍加信任,每當看完誣陷楊業的奏折,就打包封好,一并送給楊業,令楊業心裡十分感動。公元986年,宋太宗認為時機已到,決定北伐遼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雍熙北伐”。然而此次北伐,卻因為北宋将領内鬥争功慘遭失敗,楊業的二兒子楊延玉戰死,楊業也因為要護送百姓内遷而被俘,最終堅決不降,絕食而死。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據《宋史》記載,楊業有七子,分别為延朗、延浦、延訓、延玉、延環、延貴、延彬,晚清時期的評書中稱楊業一家為“七郎八虎”。傳至今日,楊家已經傳到了第37代,現任家主楊開華家住綿陽梓潼,據他所說,宋朝末年時期,蒙古軍大肆進攻,楊家遭到了元軍的無休止追殺,楊家衆人不得已分為四路逃亡,而楊開華的祖先就是當初逃往四川的那一路。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到了現在,四川楊家已經紮根750年,楊開華也把父親傳給自己的“36奇槍”練得爐火純青,即使現在已經年歲已高,但仍不曾忘記一招一式。不過,雖然楊大爺身懷楊家槍絕技,但是卻有一件事始終在他心頭徘徊,使他無比悲痛。當初,在他表示要把楊家槍法傳給自己的兒子時,兒子卻堅決不學,兒子說:我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

“楊家将”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空有一身絕技,難忍心頭悲痛

楊開華眼看楊家傳承要在自己手中斷絕,心中憋悶無比,雖然曾經有人建議他可以把楊家槍法傳授給想學習的人,但是楊開華卻始終銘記祖訓,堅決不外傳。如此一來,楊大爺便進退兩難,空有一身絕技,卻無傳承之人。事到如今,隻有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給楊開華的兒子,但願他有朝一日能夠回心轉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