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浙江省長興縣:老舊工業區的嬗變

主幹道上帶有光伏發電闆的路燈、停車場裡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街道上便民出行的新能源公共汽車站……12月9日,記者走進浙江省長興縣新能源小鎮,綠色生活的元素随處可見,一個生産、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低碳生活示範區正在形成。

誰能想到,這個充滿了創新氣息的小鎮,卻是一個老舊工業區變身而來。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當地以整治工業低效用地為抓手,推動産業轉型更新。

整治低效用地 推進産業更新

長興新能源小鎮的前身,是長興縣畫溪工業園區。這個開發于1997年的園區,占地6.9平方千米。随着市場的變化,園區發展逐漸陷入困境。“産業雜,畝均稅收低。”畫溪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如此描述2016年前的情況。

當時,園區的紡織、耐火、機械等傳統産業占比較重,大理石加工、瓷磚潔具銷售等“低散亂”企業大量集聚,僅瓷磚、潔具等店鋪倉庫就達180家、占地380畝,倉儲面積17.34萬平方米。“整個園區有91家低效企業,占地達1119畝,畝均稅收僅為1.51萬元。”該負責人介紹說。

2016年1月,規劃面積3.3平方千米的新能源小鎮入圍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建立名單。長興縣以此為契機,加大對重污染、高耗能産業的整治力度,全面整治“低散亂”企業、非主導産業,重點騰退大理石、廢絲、廢塑膠、窨井蓋等加工企業,關停大理石加工企業53家、琉璃瓦生産企業3家、廢絲加工企業5家、廢塑膠加工企業9家,累計騰出廠房面積超2.5萬平方米。

“我們實施了低效用地‘五未’(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标)土地處置專項行動,制定‘一企一策’,采取‘清理、整治、改建、提升’等措施,加快對61宗1132餘畝土地的處置。”長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倒逼騰退企業19家,依法關閉企業7家,共騰退、盤活土地289.5畝。

長興縣對低效用地的整治,也促進了企業主動更新改造。園區裡有30家企業明确了總投資1億餘元的技術改造方案,涉及用地面積近584畝,占全部工業低效用地的56.7%。

聚焦新能源 激活發展潛能

通過推進“五未”土地處置專項行動,園區騰退出的土地為新能源小鎮的特色産業發展提供了空間。

據畫溪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幾年來,新能源小鎮緊扣主導産業選商引資,依托多家新能源領域龍頭企業,聚焦新型電池等主導産業,已經形成了以新型電池、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太陽能光熱光伏三大主導産業和新型材料等優勢産業為特色的“3+X”主導産業體系。

“目前,新能源小鎮入駐企業3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9家。2020年,畫溪街道實作工業産值94億元,新能源小鎮占了其中的90%;同時,新能源小鎮的年畝均稅收增至28萬元。”該負責人說。

這個艱難而華麗的變身,獲得了多方支援和肯定。2019年9月,長興新能源小鎮被浙江省政府正式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

如今,新能源小鎮以打造中國新能源研發創新先導區、新能源産業叢集集聚示範區、新能源産品集中展示區、新能源低碳生活體驗區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為目标,成功入選長興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産業園、高新技術特色小鎮等建立名單;依托新能源産業集聚優勢,利用畫溪智慧創業谷和“城市客廳”等載體,成功争創省級科技孵化器、衆創空間、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綠色電池産業創新中心。

堅持“三生融合” 打造綠色生活

作為浙江省唯一以“新能源”命名的特色小鎮,長興新能源小鎮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打造生産、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低碳生活示範區,為企業及居民建立綠色生産生活環境。

低碳生活示範區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畫溪街道與杭州奧能電源裝置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街道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等地建了37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帶動了幹部和周邊群衆踴躍購買新能源汽車。為推動綠色共享出行,畫溪街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1600多個,設立綠色公共汽車站16個、共享電動自行車點位29個,基本實作對新能源小鎮的全覆寫。

低碳生活示範區也需要具有引領作用的示範技術。畫溪街道與浙江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定,在街道辦事處建築頂部安裝了面積800平方米的太陽電闆。此舉消除了企業和群衆對屋頂光伏項目安全性的顧慮。目前,長興新能源小鎮已建成太陽能光伏發電屋面超10萬平方米。

2019年底投入使用的“城市客廳”是長興新能源小鎮低碳生活的典型示範。這個“城市客廳”總用地面積2.1萬平方米,集新能源科普體驗館、遊客接待中心、綜合文化站、省級新能源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于一體。畫溪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建築采用分布式光伏建築一體化發電系統,屋頂隔闆可根據天氣和光照變化進行調整,節能的同時確定了冬暖夏涼,太陽能還可用來制取熱水、改善地下室采光等。屋頂光伏發電的多餘電量還能并入電網,産生綠色收益。

在低碳生活示範區的基礎上,長興新能源小鎮的探索更進一步,那就是近零排放。

2018年3月,長興縣畫溪新能源近零碳排放園區成為浙江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該園區位于新能源小鎮核心區域,是全省唯一成為該試點的園區。近年來,新能源小鎮推進近零碳排放項目建設,建立了碳排放核算體系和低碳營運管理體系。“2020年,機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碳排放低于0.2噸二氧化碳/萬元,機關地區生産總值碳排放量低于0.15噸二氧化碳/萬元。”上述負責人介紹說。

喜歡本文,就點選右下角“在看”

i自然全媒體

特約記者:李風

通訊員:朱自強 柳陳勝

編輯:曹悅妮 鄭雅楠

稽核:蘭聖偉

審簽:趙曉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