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楊家将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骁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說起楊家将,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楊家将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北宋初年。而楊家将“忠孝節義”的典型更是家喻戶曉,還被後人以戲曲的方式傳承記載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曆史上楊家将原型,然而在北宋滅亡的時候,為什麼這個骁勇的家族卻沒有挺身而出呢?

曆史上楊家将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骁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一舉消滅了很多的小國,建立了宋朝,衆所周知,宋朝時是分為南宋和北宋的,其中趙匡胤所建立的就是北宋。趙匡胤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他本是出身于軍隊的,是後周時期的一個軍人,是以他很清楚軍權對皇位的威脅,是以他通過杯酒釋兵權這一計謀将所有的兵權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裡。

楊家将是北宋時期救國于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後世的很多人都會認為楊家将隻是出現在戲曲和評書之中的虛構軍隊,但其實不是的,他在曆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楊業、楊延昭、楊宗保這三代人都是楊家将中最典型的代表,世代率領軍隊保衛宋朝,抗擊金軍的來侵。

曆史上楊家将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骁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其中楊業作為第一代楊家子弟,他的威名可以說是震懾八方,他可是北宋時期有名的将領,在雁門關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後在北伐中面對遼軍的侵犯更是用自己的甯願絕食也不屈服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的勇猛也得到了朝廷的一緻贊賞。自楊業開始,楊将軍世世代代保衛北宋,他們愛國的決心天地可鑒,但是就這樣一直以愛國為信仰的軍隊在北宋瀕臨滅亡時卻一聲不吭,沒有挺身而出。這其中最主要的緣由并不是他們不想管,而是根本沒有能力管了。

曆史上楊家将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骁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北宋時期,趙匡胤出身武家,他懼怕軍權對皇位的威脅,是以重文輕武,國家一旦開始忽略對軍隊的發展,那麼滅亡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北宋就是最真實的例子了。落後就要挨打,這不僅是在經濟上,在軍事也是這樣。趙匡胤将軍權全部集中在皇權下,同時對武官持續打壓,這樣的政策使得楊家将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最終,有很多的楊家将都已經淪為了平民,不再是在戰場上叱咤風雲的将士了。

由于國家軍事力量的低下,是以才導緻和金戰敗,被迫簽訂檀淵之盟,并且還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導緻國家形式日複一日的下降,最後走向滅亡,留下靖康之恥的慘狀。

曆史上楊家将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骁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在北宋滅亡之際,楊家将他們隻是一介平民百姓,即使有做官的,那也隻是芝麻大的小官,根本沒有能力再去阻止北宋滅亡。即使他們有着再濃厚的愛國情懷,面對奸臣當道的北宋,他們沒有兵權,沒有地位,一切都成為了空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