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七十年前,中美在北韓半島上作戰,我們的志願軍把美國鬼子打回到了三八線。當時我們的武器裝備和美國的武器裝備是有着巨大的懸殊,以及在後勤補給上,志願軍的條件都要差于美國。

可是今非昔比,如果放到現在,我國的軍事水準,以及武器生産水準,都已達到了國際領先的地位。沒有任何霸權主義再敢輕易于威脅到我國領土的安定。

說到當時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水準,真的是比較讓人心疼的。我們當時的裝備隻是比小米加步槍略微好一點。許多艱難困苦之下,中國最終還是取得了北韓戰争的勝利。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北韓戰争有三次重大的轉折點,分别是仁川登陸,清長之戰和砥平裡戰役。仁川登陸中扭轉了南韓節節敗退的局面,清長之戰結束了聯合國軍向北推進。

特别要說的是砥平裡之戰,在這次戰鬥中,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了,并且讓美軍真正意識到了對手的特點在哪裡,戰線重新向北推進。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北韓戰争轉折點

中國的崛起,離不開無數革命先烈的為國捐軀,舍生忘死。在曾經的北韓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力抗争,頑強作戰,他們最終打赢了“聯合國軍”,狠狠打擊了西方國家的嚣張勢頭。

抗美援朝戰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濃墨重彩書寫的一個篇章。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北韓半島,和當時武器裝備精良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軍隊展開了殊死較量。

準确地說,北韓戰争,中國志願軍的對手是半個世界的聯合國軍。雖然最後,中國志願軍大獲全勝,但是也不乏某些戰術上的失利和某些戰鬥的失敗。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我們的志願軍将士們把生死置之度外,為了祖國的和平安定,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長眠在北韓土地上的烈士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棟梁。

在北韓戰争中,有幾場戰役可以作為北韓戰場上的轉折點。1951年2月13日到15日,持續三天的砥平裡戰鬥,正是抗美援朝戰争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雖然是以失敗告終了,但是它讓志願軍的劣勢和潛在問題得以凸顯,為以後抗美援朝戰争的全面勝利,也算是一種寶貴的經驗。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為什麼說砥平裡戰鬥是北韓戰争的轉折點呢,因為首先它是志願軍屈指可數的幾場敗仗之一,在這之前的戰鬥中,美軍一直是節節敗退。砥平裡戰鬥打破了中國志願軍不敗的神話。

砥平裡戰役是北韓戰争第四次戰役的末期,中美雙方主要軍事行動已經結束,志願軍部隊在北韓戰場東線。攻擊砥平裡,原本是為了側擊當時的美國第九軍,以便在戰役結束前設法擴大戰果。

第四次戰役之前的志願軍西線部隊,一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有着如此輝煌戰績的志願軍,當時美軍被打的一路撤退。但是從砥平裡之戰,這個轉折點以後,志願軍就開始了北韓戰争中真正悲壯的一段日子。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志願軍6個團敗給敵軍6個營

在持續三日的砥平裡戰鬥中,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了。看起來是勝算很大的一戰,為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呢,給了美國人一次沾沾自喜的機會。

砥平裡之戰,美軍真正意識到了在這場戰争裡我方志願軍暴露出來的問題,并且他們還找到了應對志願軍的一部分對策。這一戰,不得不說的是美國四星上将李奇微。

在晚年的時候,李奇微曾說過這樣的話:“在這個世界上,隻有美國軍隊和中國軍隊,以及蘇聯軍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在北韓戰争過後,李奇微稱,中國人都是兇狠而勇猛的戰士,中國人在夜間的進攻神秘莫測。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砥平裡之戰,正是聯合國軍總指揮李奇微下令要求死守的。志願軍長期使用的戰術就是分割、穿插、包圍。在幾次戰役中,都取得了勝利。

但是美軍意識到,如果在後勤補給跟得上的情況下,美軍就還是可以保持足夠的戰鬥力來抵抗志願軍。而正是在志願軍突破了美軍的防線以後,美軍的增援部隊及時趕到,是美軍士氣大增。

反觀志願軍,支援遲遲不能到達,在被美空軍轟炸的最狼狽的時候,也隻能在戰壕裡頑強等待黑夜的到來。志願軍在當時的戰鬥中,空中支援幾乎為零。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守備砥平裡的是美軍第2師23團,團長弗裡曼。弗裡曼是經驗非常豐富的軍人,在接到李奇微親自下達的“不許後撤,堅守砥平裡”的指令後,就立即開始組織構築環形陣地。

戰鬥開始後,志願軍戰士隻能用輕武器發起進攻。雖然砥平裡外圍高地均被志願軍攻占,但是聯合國軍依靠重武器炮火和坦克支援頑強堅守。

而志願軍一直沒有足夠的炮兵火力,手雷和爆破筒也消耗殆盡,傷亡非常大。但是與此同時,美軍增援部隊的坦克向砥平裡開進。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戰争局勢越發明朗,志願軍以手槍對火炮的戰役,像是以己之短搏人之長。彭老總也意識到了,再這樣下去損失會更嚴重,于是15日下午,彭老總下令志願軍停止攻擊。

志願軍雖說是6個團的兵力,但都是步兵以輕武器上陣,敵軍6個營的兵力,都是火力極強的重武器攻擊,再加上美軍空中的支援,志願軍各方補給均不到位,這場轉折之戰也隻能以失敗告終。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暴露問題 解決問題

其實在砥平裡戰鬥中,這個北韓戰争的轉折點上,暴露出來的志願軍的問題,也是十分明顯的。撤退也不見得是不明智的,保全實力,吸取教訓,為以後的戰役積聚能量。

美國人稱砥平裡戰鬥是戰局的關鍵轉折點,砥平裡戰鬥之後,中國志願軍開始由攻轉守。

彭德懷總指揮在砥平裡戰役失利後,中國志願軍面臨的種種問題他都看在眼裡,刻在心裡,他覺得必須要向毛主席親自彙報說明,北韓戰場上的具體戰況。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在前線帶兵打仗的彭德懷總指揮,對于戰士們慘重的傷亡,以及物資的嚴重緊缺,後勤補給不及時造成了許多士兵活活被凍死在了北韓戰場上。他心中有太多的話要向毛主席親自說明。

于是冒着連天的炮火,彭德懷從北韓傳回中國,對于戰事的擔憂讓他吃不下一口飯。在到達中南海後,倔脾氣的彭德懷不顧毛主席警務員的勸阻,執意在毛主席午休的時候就要進去彙報。

毛主席也深知彭德懷的性格和為人,一直包容着他的脾氣,在他推門而入以後,也并未責怪他。對于砥平裡戰役的失利,彭德懷也詳細向主席說出了其中因素。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前線面臨的困難是巨大的,兵力和火力都與美軍相比處于嚴重的劣勢,任憑志願軍再頑強的的意志,終究還是以血肉之軀抵抗坦克重炮。後勤補給也尚未跟上,這更加影響了志願軍的戰鬥力。

在聽到了彭德懷的彙報後,毛主席很快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為犧牲的戰士感到無限的惋惜和悲痛。不久後中央迅速制定了增援北韓戰場的一系列計劃。

北韓戰争轉折點:我軍6個團被美軍6個營擊退,彭總急得吃不下飯

小結:

勃朗甯曾經說過:“赢得戰争隻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任何戰争的失敗或勝利,都意味着流血與犧牲。和平來之不易,今天中國的強大來之不易。

北韓戰争中,無數将士們為了祖國的和平,人民生活的安甯,征戰沙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北韓戰場上,光是被凍死的就有四千餘人,這是令人悲痛的數字。

在北韓戰争的轉折點中,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在暴露出來問題後,志願軍也積極總結和面對,對以後的戰事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更強的戰鬥力。

戰争本身就意味着着大量的流血犧牲,對于失去生命的将士們,後輩們深感惋惜。他們為和平而戰,為保衛國土而戰,為人民的安定生活而戰,他們永遠都會被曆史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