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2005年,銀川市公安戶政部門首次公布了我市138萬人共有1063個姓。其中既有我們熟患的大姓,如王、馬、楊等,又有我們并不熟知的西、歌、樂等姓,不問不知道,這一問,原來——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甯夏的“那”姓

作者|從慧

那姓,由“葉赫那拉”氏而來,是滿族大姓。甯夏的滿族最早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旗三千四百名,首次駐防甯夏”(引自《甯夏通史》,下同)而定居,葉氏是當時八旗上三旗中的正白旗,祖籍遼甯省。

不久前,我們有幸拜訪了甯夏那姓家族裡年齡、輩分最長者——那英俊老先生。年近耄耋的那老首先告訴我們他老伴是滿族瓜爾佳氏(曆史上,滿族不容許與漢人通婚),家裡還保持着許多滿族人的傳統。比如管水餃叫“煮饽饽”,比如十分注重教育。那姓家族後輩以行醫、做教師的居多,也有少數經商。

稱那老“先生”,正因為他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前清舉人,私塾先生;大伯專門給皇上寫奏折,寫得一筆好字;兩個伯父和一個叔叔都是中醫大夫;他自己也教了一輩子書,曾任陶樂中學的副校長;那老的兒子也是書法學會的會員。他告訴我們,旗人不僅男子喜好武文弄墨,女子也都識文斷字,很有教養。

“我爺爺是那家的老四,四個兄弟有的從文,有的從武,這是祖輩。現在家中有二百多口人,凡甯夏的那姓,總和我家沾些親,本是同宗同族嘛。”那老對自己生在一個大家族感到很自豪,後來我們才知道,他的母親是一位晚清格格,也難怪老人身上融合了文人與貴族的氣質。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滿族人在銀川的兩次遷移

滿族在銀川的落戶和繁衍曾經曆過兩次比較大的遷移。那姓族人也随之經曆着離合聚散。

“雍正初年建立甯夏滿營于府城東北五裡(今銀川市紅花鄉滿春村)。”滿營裡居住的不僅有駐守邊關的八旗官兵,還有工匠和大批随軍家屬。乾隆三年(1738年),甯夏發生特大地震,滿營全部被毀。于是,清朝政府選址府城西十五裡平湖橋東南的豐樂堡修建新滿營,也就是今天銀川新城的前身。乾隆五年(1740年)之後,旗人從城東遷到城西,一直聚居在新

滿營,長達170多年。一萬多滿族人從那時起定居甯夏,成為人口僅次于漢、回的少數民族。這也是曆史上銀川滿族的第一次遷移。

第二次遷移便是1935年,甯夏修建第一座飛機場,馬鴻逵下令強行拆了滿城。滿城裡的旗人從此被七零八落地遣散到各處,自謀生路去了。拆滿城時,那老7歲,已經能記住些事情了,他說,城裡的旗兵連同家屬全部被遣散到銀川城四周偏遠窮困的鄉鎮,他随父母舉家遷到永甯縣李俊鎮,生活十分艱苦,其他的族人從此也都分散了。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母親是皇族

199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端王載漪因受《辛醜條約》的牽連,被削職為民,充軍新疆。他帶着家眷到阿拉善旗躲了10年,慈禧死後,端王不敢繼續躲在阿拉善旗,去新疆路經嘉峪關,此時恰好民國政變,他又在甘肅張掖住了10年。民國9年,端王攜家眷回到北京,1920年再度被排擠出京,來到甯夏,故于府城。當時端王就住在民族南街。

滿族的傳統是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端王每到一地都要請家庭教師,讓子女學習。到甯夏後,由甯夏末任将軍常連推薦,聘請滿營吉瑟傅為教師,也就是那老的爺爺。那老回憶道:端王的二女兒愛新覺羅·羅墨林格格就是他的母親,每日和表兄妹們在一處學習。後來,母親就嫁給了家庭教師的兒子,這才有了父母的一段姻緣。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滿城院子裡的葡萄樹

一座建築緊華的城市頃刻之間灰飛煙灰,至今不過60多年,除了老輩們依稀的回憶,它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迹。據那老講,他家裡曾經保留了許多老照片,除了族裡的合影,還有慈禧太後六十大壽、端王像等非常珍貴的照片,裝了滿滿一木厘子,遺憾的是在文革時全都燒掉了。那老說,那些照片把家裡的火炕燒得熱熱的,多可惜啊!

那老對滿城的印象十分深刻,他說,滿城若保留到現在,是極珍貴的文物古迹和旅遊景點。城牆是磚包的,旗兵營房全是磚瓦房,城樓、馬道、甕城門、門樓、角樓、鋪房、炮台、水溝、民房應有盡有。他還找到一張滿城的平面圖給我們看,果真氣派。

滿城的那家有三間大院,同族的6位爺爺一同住着,是個大家族。孩子們照例學文習字,規矩禮數不少。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祭祖與骨灰

随着社會的變遷,那姓在與其他民族的通婚和交往中,年輕人的家族和民族觀念逐漸淡化,而在老年人心中,還是有着保持家族傳統和民族風俗的強烈願望。

滿城被拆後,那姓家族随之分散到永甯、北門、西門附近比較偏遠的地方,平時很少能聚在一起,祭祖就成了族裡人團聚的日子。祭祖一年一次,辦得相當莊嚴盛大,家裡五六十口人聚在燕子屯那蘭昭家。族人按照長幼尊卑排好,面向東北磕頭行禮。祭祖一般進行兩天,這兩天,孩子們就能吃上許多滿族傳統的食品。這種家族儀式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50年代。那老還清楚地記得,祭祖時供奉在佛堂的祖宗闆子,2米多長、1米多寬,用鮮豔的紅

布包着,上面刻着那姓祖宗的名号。

時光飛逝,那姓在甯夏定居的曆史已近300年,人們已經很難從現實生活中找到一個大姓家族繁衍的蛛絲馬迹,但一個姓氏包含的家族興衰确與民族發展、曆史變革息息相關。據說,在建設銀川糖廠時,滿城城牆周圍挖出了許多骨灰罐。令人奇怪的是,在滿城四周,清朝政府給每戶旗人都劃了墓地,他們為什麼還要火葬呢?原來,滿族的祖輩們還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重回故裡,百年以後落葉歸根。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作者|鮑淑玲

大凡在甯夏居住的人,提起納家戶,多數人都知道它的所在地—一銀川市永甯縣。但要追測納家戶的納姓氏淵源,卻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了。在記者所居住的小區裡,有一位叫丁軍的老人(回族),他于1995年退休于石嘴山市第一職業中學,退休後遷至銀川。

據丁軍介紹,他原本就是納家戶人。退休後,他也一直想查找納家戶姓氏的根源,他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卻發現,“納、速、刺、丁”四姓都是納速刺丁的後裔,并與雲南納氏是一家。

丁軍告訴記者,納家戶屬于回族聚居村,以納姓為多,據說是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的兒子納速刺丁的後裔,在明朝時由陝西移居納家戶。納速刺丁曾擔任過陝西平章政事,他子孫衆多,分為納、速、剌、丁四姓,居留各省,故甯夏有納家戶。

現雲南省通海縣杞麓湖畔納古鎮的納家營,也是納速刺丁的後裔。1290年,納速刺丁的孫子納數魯任臨安、元江宣慰司都元帥,駐軍曲砣關,家屬駐此,子孫繁衍,後多以納為姓。由此說來,甯夏納家戶與雲南納家營應是同一祖先的後商。

寺院楹聯匾額甚多,其中一匾題為“吾家棄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三年”。從這方匾上可得知,納家戶納姓氏的祖上是在明朝期間由陝西而到甯夏的。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在銀川的回族當中,除了一部分在本士定居時較長的回族,還有不少是從外地移居至此,這從他們的姓氏就能看出來。比如:劉、尹、戴、回多數是來自河北的回族。

《中國回族名人大詞典》的者之一、自治區人大離休幹部劉寶俊在也2004年著的《天南地北的滄州人》中、附錄了《沿州固族“八姓”的由來)一文其中提到,他在北省回族自治縣發現的氏基碑上找到了滄州回族“八姓”的來源。

河北省古城州是國集比多的一個地區,滄州族“八姓”即張、王、李、劉、尹、戴、馬、回,在衆多的回族中人數最多。從劉進莊的碑文中可以看出,回族“八姓”的祖籍在江蘇南京,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警衛軍。其跟随朱元球南征北戰,是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開國功臣。“八姓”不僅是同朝“戰友”,又是姑表弟兄。明朝建國後,“八姓”始祖相繼病故于南京。洪武帝朱元璋死後,其子朱棣繼位,改國号為永樂,國都由南京遷往北京。“八姓”遺孀接受皇帝封地,于永樂二年(1404年)帶其子女由南京乘船沿運河北上到達滄州,以運河為界,河東居張、王、李、劉,河西居尹、戴、馬、回。

回族“八姓”移居滄州後,紮根滄州,與當地群衆取長補短、和睦相處。從140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回族“劉姓”子孫已傳到第22代,如著名的回民支隊将領劉格平就是第20代,上文提到的渤海回民支隊老戰士劉寶俊是第19代。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作者|皇甫振雷

很多滿族朋友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既是滿族人為什麼有個漢族姓氏而不像清宮戲中人物那樣,也有一個像赫舍裡、伊爾根之類的滿族味十足的姓氏。這還要從清朝的入關說起。

順治帝福臨于1664年十月初一遷都北京。恐異族統治,人心向背,日後江山不穩,為籠絡人心,出台諸多舉措,如為明崇祯帝發喪,保護明朝曆代帝陵,起用有學識的漢人入朝為官等。其中,滿人漢姓要算最為精彩之筆因它寓江山一統之意。

滿人漢姓大緻有四大特點。一是取字。取滿姓中的一個字為自己的漢姓,如艾姓,就取自愛新覺羅中的“愛”字,葉姓則取自于葉赫那拉中的“葉”字。二是取諧音字為姓的,如完顔諧音王,呼圖拉則為胡,瓜爾佳諧音關。三是取意,如趙為百家姓之前,王為百衆之首、高為衆人之上。四是取其所在旗色為姓,如紅、黃、蘭、白等。在所有漢姓滿人中,皇甫姓最為有趣。皇甫本是漢姓,隻因其中有個皇帝的“皇”字,加之該姓原系皇父二字,故而清人入關後,此姓再不允許漢人使用,并把此姓的漢人納入正黃旗漢軍,改旗人姓黃,或其他姓氏。滿族人中也隻有皇太極的後人可用此姓。姓中的甫字不得發音(fu)而要發音(pu),意在廣普天下。

目前皇甫姓在遼甯遼陽和河北豐潤等地,以及京都一些地區還有少量集中,而遼陽皇甫姓因不同曆史時期的政治因素,大部分改了黃姓,隻有少數仍用皇甫為姓。在那裡,無論是姓黃,還是皇甫,均用一個家譜。據說,該姓氏家譜已順至“文明振世舉”。甯夏的皇甫姓和王、白、趙、關、馬等姓八旗官員,工匠一萬餘人于乾隆元年(1736年)入主銀川。

滿族人曾經兩次遷移甯夏銀川,有不少是貴族,還有“葉赫那拉”氏

而在沈陽市北郊虎石台就有烏紮拉家族和完顔家族,清政府倒台後,為保家族安全,旗頭把朝服官服盡數毀掉,家族全部改為漢族。至今,那裡的人口戶籍均為漢族,隻是在對父母的稱呼上還是使用“阿瑪”和“額額”并且每到農曆十月十三頒金節這天,女人都要向父母公婆恭恭敬敬地擡起右手放在右鬓處,行梳鬓禮,以此來表明她們是滿族人,是旗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