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曾經受過胯下之辱卻能處變不驚,确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謀。但是因為家境原因他起初并沒有得到重用,但是後來因為遇到了蕭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在三國時期的作用還是都非常大的,而且蕭何和韓信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當初韓信為人任用也是因為蕭何,而最終被殺也是因為蕭何,是以在韓信死的時候流傳出來了這八個字,而這八個字也流傳至今。

韓信出身很一般,家境非常貧困,小的時候韓信經常靠在鄰居家蹭飯過日子,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都去世了。是以韓信小的時候也過的非常難。因為他到處騙吃騙喝是以名聲也非常不好,長大了想當官都當不了,是以也就做一些小買賣,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買賣也做不了。
為了謀生是以韓信就經常去河邊釣魚,經常在河邊看到一些大娘,他就讨大娘喜歡,讓大娘憐憫他就能給他一些飯吃。後來韓信遇到了陳勝起義,因為走投無路就想讓陳勝吳廣收留他,雖然陳勝開始時候非常成功,但是失勢後韓信沒辦法就隻能投奔了項羽。
韓信投奔了項羽,但是因為他的出身不夠好,有沒有什麼太大的特長,是以他也沒受到項羽的重用,本來想在項羽麾下作出一番成績,但是卻沒有受到重視。是以韓信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就偷偷的逃出了軍營,也是這個時候韓信認識了蕭何。
蕭何幫助韓信認識劉邦,并且推薦他進入了劉邦的麾下,開始劉邦也沒有太信任韓信,是以對他也是不太重視,但是蕭何看到韓信身上的閃光點,認為他對劉邦會非常有用,蕭何就找劉邦密談過幾次,希望能夠給韓信一個機會。
這個時候韓信因為覺得劉邦不重用了自己,是以他又想逃跑了,蕭何卻把他抓了回來,劉邦以為出了什麼事情,仔細一問了解了事情的脈絡,從此之後開始重用韓信。也是因為韓信的幫助,劉邦逐漸建立自己的王朝,韓信也被劉邦看成最重要的謀士。
劉邦稱帝後,蕭何也因為功勞之大成為了西漢的宰相,不僅是劉邦就連皇後也都非常信任蕭何,蕭何也成為了最重要的大臣。但是因為韓信的崛起對于蕭何來說是一個隐患,随着兩個人勢力逐漸變大,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走向了冰點。
朝堂上各方勢力繁雜,後來韓信也被人舉報說其謀反,雖然皇上得到了這個消息,但是卻對韓信非常信任,并且也不舍得殺韓信,這個時候皇後就和蕭何密謀殺掉韓信以穩固朝堂。其實劉邦不殺韓信一方面是因為不舍得,還有一方面就是因為他不想被天下人議論。
皇後也是看出了劉邦的心思,是以就打算幫助劉邦清理朝堂的禍害,以鞏固政權。皇後一個人的勢力不夠強大,還不足以殺掉韓信,是以就和蕭何勾結。這個時候蕭何正好和韓信的關系破裂,于是就為皇後獻計,來設計韓信。
韓信被殺之後,蕭何也非常難過,畢竟這個是和他一起同生共死過的兄弟,是他一手舉薦上來的,他對于劉邦确實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因為皇帝多疑,一旦出現這種謀反的消息,皇帝自然不能留,是以他才決定和呂後合夥設計韓信。
韓信死後,蕭何也表示自己殺韓信是為了天下人,是為了皇帝的政權并不是因為自己。劉邦知道韓信不會謀反但是已經起了殺心,是以皇後和蕭何才為劉邦掃清障礙。
雖然韓信是幫助劉邦打下江山,他的軍事能力不容置疑,但是在建國之後,韓信的政治能力确實一般,是以在朝堂上才會受到多方的制裁。韓信知道自己的死是拜蕭何所賜,在死後才會留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名句。
蕭何和韓信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想要有深入了解可三國的故事可以通過《史記》這本書來了解,書中對韓信死後,劉邦對污蔑者的處理情況做了詳細介紹,還描寫了韓信是怎麼一步步走進蕭何和呂後的圈套,怎麼一步步命喪黃泉。
這本書是我國首部紀傳體編年史,對我國文學産生了很深厚的影響,并且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并且其中記錄非常多戰國時候的故事,對現在想要了解曆史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