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三民”活動 | 新冠疫苗已覆寫955.58萬市民!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市國資委、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亮成績單

作者:半島網
2021“三民”活動 | 新冠疫苗已覆寫955.58萬市民!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市國資委、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亮成績單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今年以來,市政府辦公廳以全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優化為契機,進一步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服務水準,牢固架起政民互動的“連心橋”,用心當好政務服務的“總客服”;市國資委依法依規履行出資人職責,推動市屬企業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主要名額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的發展态勢;全市衛生健康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應急管理局有效遏制生産安全事故,今年前十一個月,全市生産安全事故保持雙下降。

>>>市政府辦公廳 12345熱線全天候人工服務

市政府辦公廳積極推進全市熱線歸并優化工作,于10月25日,将各有關部門和機關設立并在本市接聽的非緊急政務服務類熱線以整體并入、雙号并行、設分中心三種方式進行統一歸并,實作“12345”一個号碼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

市12345熱線每年受理市民來電來信數百萬件,為了變“民聲資料”為“民生資料”,市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熱線“資料治理年”活動。先後以智慧社群養老、高端旅遊發展等主題編發《12345熱線決策參考》10期,完成周、月、季、半年、全年綜合資料分析報告61期。在此基礎上創新性地開展“12345熱線指數”釋出工作,成為全國12345熱線系統的創新舉措。

完善12345熱線“好差評”制度,明确受理範圍和不合規訴求範圍,将涉及政務服務的黨政群團各部門、機關和有關中央、省駐青機關納入12345熱線承辦機關範圍,并統一現有各管道及新增管道受理事項的辦理标準,規範辦理要求,確定辦理質效。

運用大資料、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資訊化技術,加強中台、智能受理、智能派單、智能質檢、智能機器人等功能建設,将人工智能嵌入12345熱線全業務流程。同時,市12345熱線對以“青島12345”微信公衆号、市長信箱為代表的“網上12345”平台進行全面優化、改造和更新,推動“電話12345”“網上12345”雙平台并行,有效提升熱線運作效率和服務效能。

>>>市國資委 資産規模過千億企業達7家

市國資委全面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市屬企業活力和效率等四個方面改革力度加大、改革進展加快取得新成效,被國務院國資委評估為A級。

截至今年10月末,市屬企業資産總額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實作營業收入5773.2億元,利潤總額458.7億元,分别同比增長26.2%、14.4%;資産規模過千億元企業達到7家,過三百億元企業6家,過百億元企業10家,一百億元以下企業7家,提前2年完成國企改革攻勢作戰方案提出的“打造5~6家資産過千億元、3~4家資産過500億元的企業集團”目标任務,整體名額進入全國城市前五強。

更好服務城市民生保障:2021年,地鐵集團線網最高日客流量達到122萬人次,1号線南段已進入試運作階段,計劃年底前正式開通,今年力争開建2号線二期(東段)、5号線和7号線二期。

市屬企業重點投資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市屬企業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達到484億元,增幅44.8%,超過全市平均水準;重大投資項目按期推進,8月12日省内唯一4F級機場膠東國際機場正式投運,轉場以來膠東國際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96.4%,始發航班正常率96.7%,位列全國兩千萬級機場第4位,華東地區機場時刻協調第1位;國信集團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建設。

>>>市衛健委 15分鐘基層中醫藥服務圈城鄉覆寫

市衛健委引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合作建成青島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綜合類别2個、專科類别4個、中醫1個;打造肺病、康複、心血管三個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叢集;建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級3個、省級3個、市級12個;成立“青島市疑難罕見病診治中心”;60個學科進入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學科百強榜單,居計劃單列市首位;引進招聘各級各類人才3118名。

政府辦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全部設定中醫藥科室,100%政府辦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街衛生院、91%社群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形成覆寫城鄉的15分鐘基層中醫藥服務圈,相關做法在《人民日報》用戶端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經濟導刊》刊載。

全市41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藥品收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分别較去年同比下降15元、39元和2.4個百分點。全市醫養結合機構180家,數量居全省首位;建成24家市級嬰幼兒照護示範托育機構,投入2585萬元建設48個普惠托育項目,建成後将增加托位2585個,中央電視台報道相關經驗做法。

衛生健康綜合監督檢查3.59萬戶次,查處非法醫療美容等案件2561件,罰沒款581.28萬元;開展整治醫療機構虛假宣傳、小病大治、捆綁推銷藥品耗材等問題專項行動,檢查各類醫療機構1873家,41家醫療機構進行整改。

>>>市應急管理局 國内首創“三零e辦”服務模式

市應急管理局在全國安全生産領域首個建立“三零e辦”數字化審批服務模式,即“零材料、零跑腿、零幹預”,全程網際網路e辦理、全程友善快捷。在對高風險項目嚴格審查、嚴格準入,堅持原有底線、紅線和高壓線政策不放松的基礎上,實作企業零材料、零跑腿、減時間、降成本,全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辦理程式進一步簡化、審批時限進一步縮短。

自今年8月底推行“三零e辦”以來,10類事項實作受理即許可或申報即秒批,已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518個。

結合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全市開展為期半年的安全生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采取“蹲點式”駐守和流動式監管等方式,在10個行業對重點企業開展為期2年駐點監管,建立6項工作制度,派駐719人進駐1203家企業,幫助企業提升安全生産工作水準。突破正常執法模式,采取包區(市)檢查和異地交叉執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下沉式”督導檢查。對三年行動确定的年度92項重點任務實施挂圖作戰,逐一明确責任機關和完成時限。對全市所有非煤礦山企業實施停産停業整頓,合格一家複工一家。

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期間,全市共派出檢查組6.04萬個,檢查生産經營機關22.62萬家,整改隐患27.7萬項,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8項,實施行政處罰3419次,罰款4218.4萬元,責令停産整頓停止建設258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