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三民”活动 | 新冠疫苗已覆盖955.58万市民!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国资委、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亮成绩单

作者:半岛网
2021“三民”活动 | 新冠疫苗已覆盖955.58万市民!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国资委、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亮成绩单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厅以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为契机,进一步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水平,牢固架起政民互动的“连心桥”,用心当好政务服务的“总客服”;市国资委依法依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推动市属企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应急管理局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今年前十一个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保持双下降。

>>>市政府办公厅 12345热线全天候人工服务

市政府办公厅积极推进全市热线归并优化工作,于10月25日,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设立并在本市接听的非紧急政务服务类热线以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三种方式进行统一归并,实现“12345”一个号码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市12345热线每年受理市民来电来信数百万件,为了变“民声数据”为“民生数据”,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热线“数据治理年”活动。先后以智慧社区养老、高端旅游发展等主题编发《12345热线决策参考》10期,完成周、月、季、半年、全年综合数据分析报告61期。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12345热线指数”发布工作,成为全国12345热线系统的创新举措。

完善12345热线“好差评”制度,明确受理范围和不合规诉求范围,将涉及政务服务的党政群团各部门、单位和有关中央、省驻青单位纳入12345热线承办单位范围,并统一现有各渠道及新增渠道受理事项的办理标准,规范办理要求,确保办理质效。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加强中台、智能受理、智能派单、智能质检、智能机器人等功能建设,将人工智能嵌入12345热线全业务流程。同时,市12345热线对以“青岛12345”微信公众号、市长信箱为代表的“网上12345”平台进行全面优化、改造和升级,推动“电话12345”“网上12345”双平台并行,有效提升热线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

>>>市国资委 资产规模过千亿企业达7家

市国资委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属企业活力和效率等四个方面改革力度加大、改革进展加快取得新成效,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估为A级。

截至今年10月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营业收入5773.2亿元,利润总额45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2%、14.4%;资产规模过千亿元企业达到7家,过三百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元企业10家,一百亿元以下企业7家,提前2年完成国企改革攻势作战方案提出的“打造5~6家资产过千亿元、3~4家资产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目标任务,整体指标进入全国城市前五强。

更好服务城市民生保障:2021年,地铁集团线网最高日客流量达到122万人次,1号线南段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前正式开通,今年力争开建2号线二期(东段)、5号线和7号线二期。

市属企业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市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84亿元,增幅4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重大投资项目按期推进,8月12日省内唯一4F级机场胶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转场以来胶东国际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96.4%,始发航班正常率96.7%,位列全国两千万级机场第4位,华东地区机场时刻协调第1位;国信集团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

>>>市卫健委 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城乡覆盖

市卫健委引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建成青岛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别2个、专科类别4个、中医1个;打造肺病、康复、心血管三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新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3个、省级3个、市级12个;成立“青岛市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6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学科百强榜单,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引进招聘各级各类人才3118名。

政府办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100%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91%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刊载。

全市4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药品收入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分别较去年同比下降15元、39元和2.4个百分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180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建成24家市级婴幼儿照护示范托育机构,投入2585万元建设48个普惠托育项目,建成后将增加托位2585个,中央电视台报道相关经验做法。

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检查3.59万户次,查处非法医疗美容等案件2561件,罚没款581.28万元;开展整治医疗机构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推销药品耗材等问题专项行动,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873家,41家医疗机构进行整改。

>>>市应急管理局 国内首创“三零e办”服务模式

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国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创建“三零e办”数字化审批服务模式,即“零材料、零跑腿、零干预”,全程互联网e办理、全程方便快捷。在对高风险项目严格审查、严格准入,坚持原有底线、红线和高压线政策不放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零材料、零跑腿、减时间、降成本,全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办理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

自今年8月底推行“三零e办”以来,10类事项实现受理即许可或申报即秒批,已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518个。

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在全市开展为期半年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采取“蹲点式”驻守和流动式监管等方式,在10个行业对重点企业开展为期2年驻点监管,建立6项工作制度,派驻719人进驻1203家企业,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突破常规执法模式,采取包区(市)检查和异地交叉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下沉式”督导检查。对三年行动确定的年度92项重点任务实施挂图作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对全市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实施停产停业整顿,合格一家复工一家。

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期间,全市共派出检查组6.04万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2.62万家,整改隐患27.7万项,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8项,实施行政处罚3419次,罚款4218.4万元,责令停产整顿停止建设258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