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可以與諸葛亮齊名的曆史上著名的謀士劉伯溫,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劉伯溫當初跟随明太祖打下江山,統一天下。但新皇登基難免怕有臣下“功高蓋主”,這朱元璋更是心思叵測的典範。當年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唯恐權臣篡位,謀殺了一衆開國功臣。

像坐上位置就趾高氣揚的藍玉之輩,朱元璋是當殺不誤的,但對于劉伯溫這樣内斂含蓄、沒什麼“蓋主”欲望的大臣,朱元璋也不會放過。不過劉伯溫機靈聰明,相對于那些周旋不過朱元璋、早早喪命在斷頭台上的其他人,劉伯溫還是躲過了初一。但好景不長,垂垂老矣的劉伯溫有一次患了風寒,朱元璋見狀,特意派請了太醫上門為劉伯溫醫治。
結果劉伯溫一經醫治,沒多久便發現自己氣色更差,更起不來床了。知天命的劉伯溫知道自己還是躲不過朱元璋的讨伐,念及自己已經活得夠久了,遂還是放棄了掙紮。但是在臨死前,劉伯溫事先串通的人子劉琏送了朱元璋一本書——還有一筐肥美的鯉魚。
這筐魚和那本書一樣沒被高高在上的朱元璋看上眼,書被丢到了一邊,而朱元璋正準備吩咐下人随便處置這筐魚的時候,他卻遲疑了。念及劉伯溫生前工于計謀,又在死後畫蛇添足給自己一筆,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蹊跷。
朱元璋捧着這筐魚,上翻下翻也沒翻出個是以然,遂還是指令下人把這魚鎮了起來,等到來日方見分曉。果不其然,在十七年後,令朱元璋痛心疾首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朱元璋在位時,幾乎是傾盡權力培養下一個接班人,太子朱标死了。年老的朱元璋頓時陷入了迷茫,早早準備好的接班人死了,現在自己再換誰培養都不是個事啊?沒不久,剩下的皇子們為了争奪皇位而産生的野心就逐漸昭然若揭。
同樣很機靈的朱元璋心道不妙,又想起了十數年前,劉伯溫死前送給自己的那一筐魚,趕忙動辄把所有在外的皇子全部召回、嚴加看管。當時失去第一繼承人的朱元璋念及再培養那些老奸巨猾的皇子已經無益,遂把培養的重心轉移到了孫子朱允炆身上。他認為劉伯溫的那一筐魚正好暗示了這些皇子的處境和下場,為了保護孫子,朱元璋及時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關于“九龍奪嫡”的說法,曆史上已經屢見不鮮。朱元璋更是懂得了劉伯溫的深意,他認為,劉伯溫送的一筐魚因為數量太多、擠在一起,沒多久就全部死了。這是劉伯溫在向朱元璋發出暗喻,指的是今後的皇子之間必将發生奪嫡之争,最後争得身敗名裂、同歸于盡。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曆史,就關注那樣的曆史挺有趣吧,還有不定期抽獎送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