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落戶航空港實驗區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李岚

12月15日,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簽約儀式暨項目釋出會在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隆重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江俊和航空港實驗區科技人才局(産業服務局)局長楊曉峰分别代表合作雙方簽署了《共建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合作協定》。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的簽約落戶,意味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已達到6家。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落戶航空港實驗區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主要建設“一平台、一中心、一基地、一公司”,分别是“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平台、材料大資料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鄭州機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協定約定,研究院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俊教授團隊的“量子化學計算、大資料分析、人工智能預測”等技術為核心,為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提供材料大資料檢索、新材料智能開發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的組建将充分發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俊教授團隊在大資料與人工智能、新材料智造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優勢,以鄭州大學為紐帶,以航空港實驗區為基地,“搭平台、彙資源、優機制”,聯合一批在新材料和數字智造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技術水準的前沿創新企業,着力搭建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材料大資料中心、智能高端技術人才培育基地及産業培育孵化平台,促進優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作新材料數字智造産學研深度融合。同時,将有助于高層次人才引進、促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有效提升航空港實驗區科技創新實力和水準,為航空港實驗區新材料、生物醫藥類主導産業助力賦能,降本增效,真正實作以量子科技與數字驅動,賦能新材料智造,助力打造“數字優勢+空港特色”的經濟新業态。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落戶航空港實驗區

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實驗區主動适應數字化變革時代潮流,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機遇,結合實驗區實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集聚優質科技創新資源,加快引進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先後引進了中科院軟體所鄭州基地、北航鄭志明院士團隊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等5家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了源創吉因、視博電子等本土新型研發機構。截至目前,航空港實驗區各類研發平台120個,各級孵化平台13個。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的強勢入駐,将通過引進培養專業人才,孵化引育科技企業,轉化熟化科技成果,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水準,打造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的“港區模式”,并将通過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先進技術、高新項目和高端人才入駐,為鄭州及航空港實驗區高品質發展助力賦能,為航空港實驗區發展新産業、新經濟帶來新的機遇,支撐和助推鄭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在此簽約儀式上,鄭州大學屈淩波副校長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俊教授課題組圍繞智能化學學科和學術期刊建設、 生物醫藥大資料庫建設、聯合培養智能化學方向的高精尖創新人才等方面簽訂智能化學項目合作協定。

鄭州新材料數字智造研究院團隊帶頭人江俊教授,是國家級領軍人才,瑞典皇家工學院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機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江俊教授團隊彙聚實體、化學、資訊、電子等多交叉學科領域的精英科技人才,作為引領量子化學方向、深耕材料大資料行業的開拓者、領航者,率先建立材料創新研究平台,設計了國内第一個材料知識圖譜,建成國内最大的材料資料庫,在材料收集、化學特性資料庫建構、資料智能分析、材料模拟設計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團隊自主研發的機數大材庫(Dcaiku)是目前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材料資料庫平台,面向半導體、微電子、化學材料、汽車制造、環境保護、新能源開發等多個領域,緻力于解決新材料研發能力不足、材料資料匮乏等制約産業更新的“卡脖子”問題。目前,已開發了半導體資料庫、磷礦資料庫、催化資料庫等軟體,在量子化學計算、大資料分析、人工智能預測的核心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國内領先。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端木繁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