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近代隻有屈辱"。這樣的評價是有失偏頗的。是的,我們中華民族在近代遭人欺淩了一百年,但你可知道,為何是一百年,而不是兩百年、三百年甚至更多年?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他們不忍列強欺淩的現實,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才有了如今讓中國人挺起腰杆的"新中國",這是無數勇士用鮮血築就的鋼鐵長城。

中國近代落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封建制度的落後,一個是經濟水準的落後,還有一個是群眾思想的愚昧。而要改變前面兩種情況,就必須先将群眾的愚昧思想給除掉,魯迅就是因為如此才選擇了棄醫從文,想從最根本的思想層面去改變這個國家。而思想畢竟是主觀方面的東西,是需要客觀方面的物質載體去承載的,這個物質載體就是人們的身體。
是以在民國時代,中國的普通群眾為了強身健體,興起了學武的風潮。其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這種風氣尤甚。中國傳統國術,有着數千年的曆史,盡管到現代已經演變成了套路國術,華而不實。但在民國時期還是妥妥的"殺人技",當時各地都會有很多的國術館,各種拳種腿法也在這一時期湧現,南拳、俠家拳、無影腳等等。也是以産生了著名的"廣東十虎"。
所謂"十虎",就是當年的廣東十大高手,他們不僅武藝高強,更重視江湖道義,是以深得當地群眾追捧。筆者将簡要介紹其中最為出名的幾個人。
首先就是王隐林,他的成名絕技就是"俠家拳",而這一拳法其實是從屬于"南拳"一派的,正是通過"南拳"所演變而來的。話說當年南拳宗師李子胡是在一個寺廟裡發現了王隐林,認為他是一個練武奇才,才将畢生所學傳給了他。後來,王隐林遍訪各地名師,集合百家之所長,創造出來這聞名遐迩的"俠家拳"。為了将這一絕技流傳下去,王隐林便落戶廣州,開設了教授俠家拳的武館。
除了"俠家拳",還有一種拳法叫做"九龍拳",在當時也是極為出名,使用者是"十虎"之一的黃澄,與王隐林不同的是,他的名氣是實打實打出來的,而這"九龍拳"也是在實戰中被發揚光大的。早年時期的黃澄生活十分艱辛,為了能夠改變生活條件,他成了當地著名的"武癡",後來終成大器。不過,他并不是一個好鬥之人,反而還是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人。
接下來介紹的這位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就是武狀元蘇乞兒,他使用的拳法叫做"醉拳",說來也是巧合,因為他不得志,是以愛喝酒,喝完酒之後就打拳,反而打出了這套經典的"醉拳"拳法。後來他幡然醒悟,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在廣東開辦武館,同時匡扶正義,留下了美名。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名氣甚大的蘇乞兒在"十虎"中地位卻是排的倒數。
上面介紹的都是拳法,還有一種掌法也比較出名,被"十虎"之一的蘇黑虎所使用,它就是"鐵砂掌",他和前面兩位不一樣,此人并非從小習武,而是半路出家,在少林寺與名師學習了三年,憑借着超高的悟性而創造出了這一掌法,同樣是廣州的一名武師。
講到這,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還不介紹大名鼎鼎的黃飛鴻呢?其實,不是筆者不介紹,隻是這"十虎"根本就沒有黃飛鴻的位置,因為黃飛鴻他并不是一名單純的武師,真正職業是一名醫生,在中醫行業的名氣遠遠要高于在國術界的名氣。不過,"十虎"倒是有一位和黃飛鴻有着密切的聯系,他就是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早年同樣是向各大名師學習,進而創造出了"無影腳",雖然說"無影腳"是被黃飛鴻給發揚光大的,但這并不能夠代表黃飛鴻有能力占據自己父親在"十虎"中的地位。
當然,"十虎"是十個人,除了以上詳細介紹的這幾位,還有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但他們名氣和實力與上面介紹的那幾位都相差甚遠,筆者就不一一概述了,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搜搜他們的資料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