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國民黨軍隊序列中,嫡系部隊與雜牌部隊泾渭分明,在裝備、給養,甚至制式軍服的用色和布料都有差别,久而久之,嫡系部隊高人一等,且漸漸形成了一種風氣。

作為一支雜牌部隊,第57師有幸在長沙整補期間加入國民黨第74軍戰鬥序列,原第57師師長施中誠還兼了第74軍副軍長,這是許多雜牌部隊求之不得的美事。

但是,等第57師正式加入74軍以後,他們的感覺卻沒有預想的那麼好,甚至經常會感到尴尬。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第57師師長施中誠畢業于保定軍校,是一個長期為北洋政府效力的"雜牌将軍"。這支部隊參加過淞滬會戰,此後又經曆過田家鎮血戰,也是從惡戰中打出來的、見過世面的部隊。

第57師初入國民黨第74軍時,官兵們雖然換了裝,可是還能一眼看出他們與51師、58師官兵的差别,前者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後者趾高氣揚,非常自信。

一上戰場,57師與國軍51師、58師的差距更大,以南昌會戰為例,國軍第74軍在參戰期間,第51師和第58師配合默契,戰力十足,打法非常兇悍,而初來乍到的第57師卻像個沒有多少戲份的舞台配角,雖然站滿整場戲,卻沒有幾句台詞,更沒有“領銜主演”、博得喝彩的機會。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不僅如此,國軍第57師從上到下都擔心自己會被嫡系軍欺負或者坑害。為了防止軍部人員耍心眼,國軍第57師在南昌會戰期間異常謹慎,他們會把軍部下達的作戰指令備案一份,然後再下發,甚至作戰指令的編号、時間都記載的一清二楚。

由此可見,出身于雜牌軍的第57師官兵雖然加入了國軍嫡系74軍,但是身處在如狼似虎的第51師和第58師的夾縫中,這“讨生活”的日子并不輕松。

在國軍第57師還有一個尴尬人,他就是老資格的副師長餘程萬,從1938年5月加入57師,餘程萬這個副師長一直當到1940年2月,這時,黃埔四期的廖齡奇都當上國軍58師的師長了,這時候的餘程萬再也坐不住了,這些都被善于察言觀色的王耀武看在眼裡。

從年齡上講,餘程萬比王耀武大兩歲;從資曆上講,餘程萬是黃埔一期,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王耀武私底下稱呼餘程萬為老學長,論資排輩,餘程萬早就應該扶正了。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是時候給餘程萬一個交代了,一向“長袖善舞”的74軍軍長王耀武開始上下活動,他想借此讓施中誠從57師退出,同時将他的老學長餘程萬攬入自己的圈子裡。

7個月之後,副軍長施中誠正式卸去國軍第57師師長一職,餘程萬接任師長。

餘程萬上任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安撫57師各級将領們的情緒,好在他畢竟在57師呆了兩年多的時間,跟李琰、周義重、杜鼎等57師實力派人物關系搞得都不錯,是以磨合期很順利地通過。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接下來,餘程萬要實實在在掌控第57師,他還必須立威,而在軍隊中,樹立威望的最佳場所、時機就是戰場和戰鬥。

半年之後,餘程萬就從王耀武那裡領受了他升任師長之後第一次作戰任務,第57師奉命正面防守上高城,這是雜牌軍第57師加入國軍第74軍之後首次“領銜主演”,而且,王耀武安排鼎鼎大名的國軍第58師當他們的配角。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賀茂,餘程萬将手中的幾個團輪流派上戰場,交替作戰,進而使各支部隊都能得到短暫的休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部隊的戰鬥力,他和國軍第57師沒有辜負這次“領銜主演”,這種安排以及最後的戰鬥結果都讓王耀武非常滿意。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國民黨第三次南嶽軍事會議期間,國軍第57師再次揚名,會議結束時,蔣介石對第二次長沙大戰各部隊依表現進行賞罰,對第79軍57師首先渡河進攻長沙的兩個團等機關及第57師步兵指揮官李翰卿等死亡官兵予以獎賞。

在雜牌57師大受褒獎的同時,嫡系第58師師長廖齡奇卻因臨陣脫逃,被處以極刑。

在接下來的冬季攻勢中,國軍第57師有了更多“領銜主演”的機會,他們敢打敢沖,越戰越勇,接連攻克日軍據點,表現十分優異。正是因為官兵們在戰場上的這些出色表現,這支雜牌部隊逐漸得到了黃埔嫡系部隊官兵的尊重和敬佩。

雜牌第57師加盟第74軍 在嫡系夾縫中打拼成“虎贲軍”

當年第57師歸入國軍第74軍戰鬥序列時,沒有人會想到這支雜牌部隊能成為第74軍的第三支虎狼之師。1943年11月12日的常德會戰中,國軍74軍第57師斃傷日軍萬人以上,但自己也幾乎損耗殆盡,戰況感動國人。

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以57師常德保衛戰為題材,寫了一本轟動一時的小說《虎贲萬歲》,從此,"虎贲軍"就成為了第57師的不可磨滅的代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