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朱元璋麾下,文臣武将聚集如雲。在元末群雄中,沒有哪一個可與他相比。武将如徐達、常遇春、鄧愈、康茂才、朱亮祖、湯和、胡大海等;謀士如李善長、劉基、陶安、李習等,或聯袂而來,或以禮聘至,顯出一片興旺景象。

朱元璋所用之人,都不是碌碌無能之輩

朱元璋與元末群雄不同之處在于:方國珍、張士誠等人招羅文士,不過是附庸風雅,并未認真使用,是以其麾下魚龍混雜;而朱元璋卻是嚴格甄别,唯才是舉,從不錄用碌碌無能之輩。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劉基劇照

定遠人李善長來谒,“與語競日皆合,留置幕下掌書記”;破太平得儒士陶安、李習,“上遇安甚厚,令預密議,以李習知太平府事”;兵下鎮江,命人以白金、文绮往聘大儒秦從龍,“上親出城迎入,邀與同處,朝夕咨訪時政,常稱老先生而不名”;在徽州召儒士朱升,朱升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上悅其言”;下南京、取金華又得儒士數十人。

朱元璋麾下的将領亦知薦舉人才,如胡大海薦王宗顯,又薦劉基、宋濂、章溢、葉琛;李文忠薦王祎、許元,朱元璋皆遣使以書币征之,以示隆重。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劉基、宋濂等四人到南京谒見朱元璋時,他十分高興,甚至每以國事咨詢劉基,必親自寫信,從不令幕僚捉刀代筆,自稱性命寫上“頓首奉書伯溫老先生閣下”,以此表示自己的虔誠。

毫無疑問,朱元璋的謙謙君子之風,赢得了文臣武将的擁戴和支援。難怪他們即便是肝腦塗地,也要報答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人不疑

凡是有作為的帝王都懂得:君視臣如手足,臣亦視君為腹心;君視臣如草芥,臣亦視君為仇人。朱元璋在得天下之前,能夠做到胸無城府,用人不疑,這是他之是以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朱元璋不僅用人不疑,而且知人善任。用人是否得當,關鍵在于知人,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朱元璋對部下的才能了如指掌,是以能做到因才授職,各得其宜。

如徐達在韬略方面有所長,朱元璋即将其任命為統帥,使其領兵在外;常遇春“當百萬衆,摧鋒陷堅”,朱元璋便将其任命為先鋒,攻城拔寨;其他儒士或運籌帷幄,或長于内政,朱元璋都能發揮他們的才能。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朱元璋之是以能迅速崛起,顯然是君臣和睦、集思廣益的結果。大明帝國的建立,是朱元璋君臣上下一體,共同努力的産物。可以說,單靠朱元璋一人,是無法完成這項大業的。

朱元璋得到常遇春,就相當于得到“半個明朝”

有曆史學家說過,元朝末年的猛将有三人:常遇春、張定邊、王保保。是以在很多學者眼中,朱元璋得到常遇春,就相當于得到“半個明朝”;正因有常遇春輔佐,朱元璋才能數次死裡逃生,常遇春“半壁江山”的稱号,實至名歸。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朱元璋劇照

常遇春自幼習武、精于騎射、精通各種兵器,而且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常遇春的少年時代正值元朝末期,階級沖突已經激化,各路豪傑起義風起雲湧。他不滿生活現狀,無法忍受挨餓,毅然投奔到山賊劉聚的麾下謀生。

有關常遇春與朱元璋相遇,還有一則有趣的故事。常遇春成為山賊後,整日跟着劉聚謀生,感覺沒有什麼前途。一日,他為劉聚四處奔波,旅途中困意襲來,便在農田間睡了一覺。

将軍偶然經過農田,看到一山賊睡得正香,他從此得到“半壁江山”

夢中有“神人”大喊:“起起,主君來”。睡得正香的常遇春猛然驚醒,此時恰好朱元璋經過,他便加入到朱元璋的隊伍中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