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是武則天的第三子,他的兩個哥哥李弘和李賢都先後做過太子,不過先後去世了,其中很多說法是這兩位都是被武則天所害。
不管怎麼說,兩個哥哥之後,李顯被立為了太子。而在唐高宗李治死後,李顯身為太子順利接班了,也就是唐中宗。但同時李顯的母親,身為皇太後的武則天臨朝稱制。
其實這已經看出來了武則天的野心,一般太後臨朝稱制說明兒子還小,可那個時候李顯并不小了,老婆都娶了。

是以武則天這麼做隻是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甚至還想進一步,那就是稱帝。
而李顯這個皇帝呢,繼承了他父親所有的缺點,卻沒有繼承一點優點,無能、昏庸、軟弱是他的标簽。
李顯也想建立自己的班底,而自己身邊沒有什麼親信,是以李顯看上了自己老婆韋後這邊的親戚。于是他把韋後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卻遭到了反對。
李顯氣不打一處來,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這樣的話,雖說是氣話,但顯然是不合适的。
結果武則天知道後,大為惱火,直接把李顯給廢了,降為了廬陵王。還讓李旦登基為帝了。在武則天的心裡,李顯想反抗,不太好控制。
畢竟武則天是要做皇帝的,身邊有這麼一個人,麻煩不小。是以李顯被廢後,武則天把他貶到了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的時間裡李顯是擔驚受怕,雖說自己還是王爺,但誰都知道,這個王爺的性命也就是武則天的一句話而已。
多年來李顯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夢驚醒。一旦聽到皇帝的使臣前來,就差吓得尿褲子了。《舊唐書》說:“上每聞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殺。”
不過李顯最終還是熬過去了,被軟禁了十幾年後,他還是被接了回去,重新做了太子,還在武則天後期,由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恢複了李唐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