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在經過幾年沉澱後,曾經創造了火遍一時的《你的名字》的新海誠,如今帶着他的新作《天氣之子》,有一次回到大家的視野。先不論電影兩極分化評價,或者是三年大雨能讓海平面精準上升的窒息操作。其實電影中晴女的設定,倒是頗為亮眼。雖然現實世界中,自然不可能真的有晴女,但是天氣對古代戰争的影響,卻是足以影響一場戰争的成敗。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天氣之子》劇照

在許多小說演義中,一個優秀将領非常重要的硬名額,便是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有“草船借箭”、“借東風”等提前預判天氣情況,進而為自己的所用例子。當然,這兩件事都隻是小說情節,況且在沒有精确天氣預報的古代,僅靠一些自然現象,雖然對天氣的大緻變化有一定參考,但是根本不可能像小說中的諸葛亮那樣,對天氣的預測達到“神鬼莫測”的水準。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借東風”一類對氣候變化的精确把握,在古代條件下是不可能實作的

在難以預測天氣的情況下,天氣對于戰争的影響,實際上很多時候就像是一把比拼RP的“俄羅斯輪盤賭”。比如說我們非常耳熟能詳的“火燒赤壁”,就是因為遭遇了“即時風”,也就是突然的東風。當時孫劉聯軍抓住機會,對曹軍發動火攻,進而赢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當然,孫劉聯軍一方能夠抓住機會,也有可能也是因為他們熟悉當地天氣,知道在這一時節,風向本身就并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就算臉塗得再白,也隻能當一把“非酋”了。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赤壁之戰

如果說赤壁之戰因為講過太多,已經感覺不夠新鮮,那麼還有個更加刺激。那就是靖難之役中,後來的永樂帝朱棣率領的燕軍,與當時明軍之間的白溝河之戰。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靖難之役

白溝河之戰可以說是朱棣軍事生涯中,最為驚險的戰鬥之一。整場戰鬥總共持續了兩天。第一天由明軍中熟悉朱棣作戰風格的将領平安設下伏兵,接着各路明軍對燕軍進行的一場包圍戰。雖然最後燕軍突出重圍,但是燕軍損失慘重。到了第二天再戰,明軍依靠兵力優勢,再一次展開合圍攻勢,明将瞿能、平安繞至燕軍後方,攻擊後軍,朱棣雖然嘗試對“戰神”李景隆率領的明軍中軍進行正面攻擊,進而瓦解攻勢,但是卻以失敗告終。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白溝河之戰中的明軍表現出極高的戰鬥力

不過得益于李景隆的多疑和燕軍少量援軍的趕到,是以燕軍在沒有在明軍的包圍壓力下崩潰。但是在明軍的合圍部隊的強烈攻勢下,整個白溝河戰場,依然陷入了一片混亂。就在朱棣等人命懸一線之際,朱棣突然“歐皇”附體,得到了天氣之神的眷顧。猛烈的狂風刮倒了李景隆的帥旗。這個小小的事件,在已經混亂的戰場上給明軍帶來了滅頂之災。由于李景隆率領的中軍對戰事情況不明,加之李景隆缺乏限制士兵的能力,是以整個明軍中軍出現了混亂。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明軍中軍的混亂,給機動性更強的燕軍提供了翻盤機會

借此機會朱棣果斷出擊,率領騎兵包抄到明軍中軍後方放火,最終導緻了整個明軍中軍的徹底崩潰。失去了中軍的掩護,兩翼的合圍部隊很快也被燕軍消滅。白溝河之戰就這樣,因為朱棣的天氣加成,燕軍得以反敗為勝。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果然運氣這個也不能完全看臉“色”啊

正所謂“有風必有雨”,由于下雨相對于刮風相對而言還是有一定的預兆可尋,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将領們還是有時間去降低下雨對己方的影響。當然,萬事自然也沒有絕對,在名模孫傳庭與闖王李自成之間的襄城之戰中,大雨就給孫傳庭和明朝國運來了個透心涼。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孫傳庭

明崇祯十六年,孫傳庭在崇祯皇帝的再三催促下,最終不得不領兵出潼關與李自成率領的闖軍決戰。此時雙方在兵力上差别不大,而裝備和訓練上明軍可能還稍占優勢。但是在九月,明軍至汝州(河南郏縣)進逼襄城時,卻非常不幸的遭遇了七天七夜的大雨。這場大雨不僅直接造成了道路泥濘,後勤糧草無法跟進,而且對于當時已經時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明軍來說,也無疑會讓火藥受潮進而影響使用。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大雨使得明軍的火力優勢當然無存

然而大雨不僅影響了後勤和火藥。對于一支已經行軍了長達四個月的龐大軍隊,這樣天氣對士氣的打擊也是非常巨大。既然明朝沒有“晴天”服務,孫傳庭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暫且退兵。但是在士氣低落,又有外敵環伺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決定卻也非常冒險。由于安排不當,孫傳庭的撤兵計劃造成了明軍後軍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等待已久的闖軍主動出擊,成功重創明軍。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孫傳庭倉促撤退的決定造成了災難性後果

在襄城之戰中,明軍損失了大量物資。更加嚴重的是,原本十萬明軍,一戰也折損四萬左右。這對于已經是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場失敗,最直接的因素,除了孫傳庭本身在情報搜集方面,沒有及時發現闖軍動向,以及撤退的安排過于倉促外,造成這個災難的直接因素,自然也就得歸結為天氣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對于本身問題頗多的明軍,就算沒有這場暴雨,是否能夠最終擊敗闖軍,這其實也是個問題。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暴雨成為了襄城之戰明軍慘敗的重要原因

當然,除了上文提到的戰役,被天氣所影響的著名戰役還有很多。比如元朝征日本時遭遇的“神風”,薩珊波斯與阿拉伯之間的國運之戰——卡迪西亞戰役,最後一天刮起的沙塵暴,以及英國玫瑰戰争時期的陶頓戰役中,決定雙方命運走向暴風雪等等。

你有《天氣之子》,我有巧借東風,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嗎?

▲終結薩珊波斯國運的卡迪西亞之戰

最後,隻能說,現代天氣預報,真的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畢竟有時決定戰争的,真的隻是一些我們都意想不到的,偶然中的偶然。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鸮,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