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1942年春天剛剛開始的時候,林彌一郎跟着日本軍隊去了中國,太平洋戰争那個時候開始了,日本在戰場上也是非常有壓力,是以他們很想戰勝中國。在走以前,長官是非常的看好林彌一郎的,林彌一郎是個非常優秀的戰士,有他在,中國軍隊肯定沒好果子吃,一向覺得自己的飛行能力數一數二的林彌一郎也對着天發誓,要為國效力。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1945年日本投降的事兒傳到中國的時候,林彌一郎覺得接受不了,這就代表他心中的神,發誓要對他忠心耿耿的天皇居然跟中國人低頭了,林彌一郎不得不對自己這幾年的戰鬥起了疑心。

林彌一郎心裡還接受不了自己曾經做的錯事,他不願意跟蘇聯還有中國投降,就好像不投降就可以不承認日本戰敗這個事實。看着蘇聯軍隊不停的逼迫,1945年9月,林彌一郎還有他手下的人跑到了摩天嶺山區,這裡碰巧是八路軍的根據地。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他們的到來讓八路軍覺得很震驚,猜不透這群日軍想幹嘛。研究了以後,八路軍想着把這股日軍先控制住,防止有意外發生。就這樣林彌一郎他們被八路軍困到了山裡,而且他們知道了這是林彌一郎的隊伍。

曾克林知道了這件事後,覺得這股日軍是能被說服的,八路軍就安排了五個人作為談判小組,他們的上司人是指導員聶遵善,去了林彌一郎的地盤跟他談判。知道八路軍是過來勸他們投降的,林彌一郎更警惕了,他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罪,他覺得中國人不會就這樣跟自己和好,名義上是勸降,沒準是想殺了他們。看他們這麼的反感,聶遵善知道他想的什麼,他就跟林彌一郎說了很多好聽的話。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林彌一郎聽完了聶遵善說的話,還是覺得放心不下,又問:“你的職位是什麼,你說的話靠譜嗎?”聶遵善回答說:“我職位不高,可是我代表的就是八路軍對于你們的意見,你們可以信我。”

看聶遵善态度這麼的誠摯,而且日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林彌一郎隻好投降,他們約定好,第二天搞一個受降儀式。林彌一郎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當中還專門寫了讓他感動的地方。這一回奇特的受降經曆讓林彌一郎對中國人有了新的認識,在跟八路軍相處的過程中,林彌一郎能看出來他們有大局意識,林彌一郎不禁羞紅了臉。

在這以後的時光當中,林彌一郎也是非常的聽話,跟八路軍戰士相處融洽,曾克林知道了這件事,覺得林彌一郎可以信任了,再加上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們可以用他幫助我們組建空軍。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曾克林就把伍修權安排過去拉攏林彌一郎,雖然他心裡清楚八路軍對戰俘好,可是聽說八路軍這麼看重自己,林彌一郎依然不敢相信,莫非八路軍真的可以這麼大方嗎?莫非他們真的可以相信他嘛?林彌一郎還是很忐忑。

為了驗證八路軍是不是真心的,林彌一郎就跟伍修權說想要一把槍。這話剛出口,在場所有人都不說話了。可是伍修權馬上就把腰上的配槍解下來,給了林彌一郎,說作為合作的禮物。

林彌一郎被八路軍俘虜,卻提出要一把手槍,我國從此多了一個軍種

拿着這把槍,林彌一郎流出了淚水,他發誓一定盡心盡力為中國人民做貢獻。從這件事以後,林彌一郎一直在東北居住,把自己的知識都傳授給了新中國第一代空軍,而且東北航校的建設他也參與了,為中國教育出了很多人才,是以有句話說:“林彌一郎隻是對伍修權要了一把槍,中國就有了個新兵種。”

1956年,航校建設任務已經完成的林彌一郎回到了日本,因為他幫助中國做了很多事,是以日本國内對他意見很大,更有甚者還攻擊他,為了免受災難,林彌一郎隻能隐居

八路軍的這個故事,變成了佳話,中國空軍也因為他們有了希望,1999年,林彌一郎死在了日本,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他的幫助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