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我軍最痛恨的武器,打掉一輛立大功,打掉三輛當英雄!
抗美援朝戰争,是中國同美帝國之間的一場戰争。這場戰争,可謂是打響新中國國威的一戰,對于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着重要作用。在這場戰争中,美軍靠着先進的武器裝備,讓志願軍痛恨至極,尤其是這種武器,堪稱志願軍最為厭惡的武器。

1950年,新中國成立第二個年頭,抗美援朝就爆發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是這樣的,以美蘇為首的兩極分化形成對峙局面。
北韓戰争便是兩級對立的一個縮影,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派兵侵入北韓,并在三八線屯兵威逼新中國的安危。此時,中國志願軍不得不奔赴北韓同聯合國軍作戰。此戰,一為新中國安危,二為北韓獨立自由。
抗美援朝的爆發,對于中美雙方來說都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戰争。對于中國而言,這時一場打響新中國國威的戰争。
對于美國而言,這場戰争可以讓他們清楚地了解一下中國這個新生政權軍隊的威力。就這樣,抗美援朝戰争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美國在北韓戰争投入大量新型武器,這些武器是我們所沒有的。
抗美援朝戰争,可謂是我軍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非對稱作戰。美國方面的強大火力支援,讓我軍很是苦惱。對于當時一線作戰的官兵來說,最讓人痛恨的莫過于美軍的坦克。
美軍的坦克遠比抗戰時日軍的更為先進,志願軍戰士看着敵人的坦克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自己卻又無能為力,心裡憋屈極了。這種情況長此以往的出現,可以說很打擊戰士們的士氣。
後來,志願軍為了調整對坦克的認知,便出現了一種嘉獎制度。于是乎,處在一線作戰便出現了這樣一個号召:“打掉一輛立小功,打掉兩輛立大功,打掉三輛當英雄。”志願軍之是以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激勵官兵勇敢殺敵,不要畏懼敵人的坦克。
在之前國内戰場上,我軍也曾經多次和敵人的坦克交過手。當時,我軍主要采取人肉炸彈進行爆破,其實也就是靠人員犧牲來毀壞坦克。
坦克處于運動之中的颠簸很大,不管是爆破筒還是炸藥包都很難成功地将其引爆。當時,戰士們把炸藥塞履帶或者放在坦克上,炸藥會在坦克行進中掉下來,起不到預料作用。如果将炸藥放在其他位置,黑火藥制成的炸藥包根本傷害不了坦克。
我軍戰士不得已而為之,更多時候是利用身體綁着炸藥包潛行到坦克最薄弱的腹部進行引爆。這樣一來,坦克得到有限破壞,但也伴随着巨大犧牲。是以,每次打坦克都是一幕悲壯的情景。尤其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敵人坦克更加先進,志願軍打得更加慘烈。
志願軍奔赴北韓作戰,一為保家衛國,二為國際道義。此戰的勝利,是我們偉大志願軍用生命換來的。如今中國的國際威望和世界地位或許從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建立。我們後世之人應當敬佩志願軍,感謝他們為我們争取的偉大和平。
參考文獻:《抗美援朝戰争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