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活消費網】12月16日,貝恩公司攜手凱度消費者指數,雙方連續第十年跟蹤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并釋出《2021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研究顯示,去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國快速消費品(以下簡稱快消品)支出急劇下降,下半年迎來強勢反彈。這股回升的勢頭延續至今年第一季度,但是,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快消品的總體增速較去年同期下跌0.8%。

多年以來,中國快消品市場以5%左右的增速平穩增長,然而,去年全年近乎停滞。最新研究表明,在中産階級持續壯大、疫情管控消費回流的背景下,中國快消品市場的基本面依然穩健: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快消品的銷量和銷售額分别增長3.3%和3.6%,實作溫和複蘇,同時,平均售價小幅上升0.3%。
值得注意的是,管道結構正悄然發生變化。2021年前三季度,線上管道的滲透率持續增長,電商管道的銷售額增加24%。大多數線下管道(便利店以外)則不斷丢失份額,銷售額均呈現下跌之勢,比如,食雜店的跌幅高達13%。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以來,線上管道的競争格局日趨白熱化,經曆了從“均分天下”到“群雄逐鹿”的過程,電商新貴的增長貢獻率逐年提升。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消費品業務主席鄧旻表示,“新冠疫情顯著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一方面,直播成為電商平台重要的銷售和營銷管道,其中頭部達人直播對線上交易金額(GMV)的集聚效應加劇,但是,品牌投資達人直播帶貨的經濟模型存在挑戰,是以,越來越多的品牌紛紛開始自播帶貨。”鄧旻補充,“另一方面,社群團購在新冠疫情期間呈現井噴式發展,從今年第三季度起,這一模式進入整合期,迎來退潮。對此,阿裡巴巴等平台創新生意模式,旨在提升整體營運效率,提供更優質服務,優化消費者體驗。”
細分品類方面,根據研究,2021年不同品類表現各異:奶酪、空氣清新劑、漱口水、即飲咖啡等與提升生活品質相關的品類增長較快,而新冠疫情期間由于囤貨心理而廣受歡迎的品類,比如友善面、餅幹、消毒用品和洗手液等,則呈現出負增長。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夥人布魯諾(Bruno Lannes)說道:“在2018年,我們針對46個新生勢力品牌展開了研究,探究決定這些品牌成敗的關鍵因素。今年,我們追蹤了上述品牌在過去三年的表現。結果表明,在這些品牌中,僅有17個品牌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其餘品牌或停滞增長,或逐漸淡出大衆視野。” 布魯諾進一步指出,“置身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增長需要追求‘質’而不僅‘量’的增長。對此,我們建議,想要實作1-10的增長破局,品牌需要圍繞四大關鍵能力次元(品牌力、産品力、管道力群組織力),有選擇性地建立自身的競争優勢。”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認為,“未來,在中國快消品市場上,新生勢力品牌和成熟品牌将長期共存,并以各自的方式實作增長。優秀的品牌需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方能共同發展,為中國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2018年的研究方法,本次報告中甄選并分析了69個“2021級新生勢力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超過12個品牌來自跨國公司和大型本土公司,說明大公司也逐漸擁有孵化和培育新生勢力品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