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分别簡稱八路軍、新四軍。八路軍由位于西北的紅軍主力整編而來,主力為三個師,每個師各轄兩個旅及一個團,其中343旅為115師所轄兩個旅之一。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八路軍115師343旅由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于陝西三原改編而成,旅長為陳光,副旅長周建屏,參謀長陳士榘。343旅成立後轄685、686兩個團,三原改編完成後于1937年8月底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平型關大捷後各部分散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1940年3月,115師獨立旅與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合編重建343旅,旅長為楊勇,政治委員蕭華。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1938年12月115師東進支隊(115師師部及343旅686團等部隊)挺進山東,1939年初該部主力繼續東進,而楊勇率686團第三營及師直一部留守運西(運河以西),楊勇此時為686團團長。楊勇率該部于運西地區積極開展抗日鬥争,同年5月擴編為獨立團及七支隊,7月合編為115師獨立旅,楊勇任旅長兼政治委員。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是由115師343旅政治委員蕭華率343旅旅直一部挺進冀魯邊後,1938年9月于冀魯邊整編部隊編成,轄第五支隊、第六支隊及津浦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華。第五支隊為115師343旅685團一部編成,1938年初由山西挺進山東,支隊長曾國華,政治委員王叙坤。第六支隊為冀魯邊當地抗日武裝組建的平津支隊改稱,支隊長邢仁甫,政治委員周貫五。津浦支隊由129師工兵連擴編組成,支隊長孫繼先。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編成後分散發展,1939年9月蕭華率主力一部進入魯西。1940年3月,115師獨立旅與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機關合并重建343旅,343旅兼魯西軍區,旅長為楊勇,軍區司令員兼旅及軍區政治委員為蕭華,旅及軍區參謀長何德全,旅及軍區政治部主任符竹庭。重建後的343旅轄黃河支隊、運河支隊兩個支隊,黃河支隊轄三個團,運河支隊轄兩個團,全旅共兩支隊、五團。

黃河支隊由原獨立旅主力編成,轄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三個團,支隊長為彭雄,政治委員張國華。彭雄是江西永新人,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抗日戰争開始後任686團參謀長,後曾任獨立團參謀長、343旅黃河支隊支隊長、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等職。1943年,彭雄、田守堯率十一名團以上幹部奉命赴延安學習途中于連雲港以北海面與日軍遭遇,彭雄、田守堯壯烈殉國。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運河支隊由原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與獨立旅第六支隊編成,轄第四團、第五團兩個團,支隊長曾國華,政治委員曾思玉。曾國華是廣東五華人,曾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1931年加入工農紅軍,抗日戰争爆發後任343旅685團三營營長,後曾任第五支隊支隊長、343旅運河支隊支隊長、115師教導第二旅旅長、濱海六團團長、濱海軍區參謀長等職,解放戰争時期曾任山東軍區第三師副師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七旅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十三兵團參謀長等職。1955年,曾國華授銜中将。

343旅曾僅有兩個支隊,旅長、支隊長分别是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