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權謀家的大智慧——忍耐!

【出處】《資治通鑒》 第224卷 唐紀四十

【原文】十二月,庚辰,盜發郭子儀父冢,捕之,不獲。人以為魚朝恩素惡子儀,疑其使之。子儀自奉天入朝,朝廷憂其為變;子儀見上,上語及之,子儀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軍士多發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

【譯文】十二月庚辰(初四),盜賊挖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冢,官府搜捕,沒有抓獲。人們認為魚朝恩向來讨厭郭子儀,懷疑是他派人幹的。郭子儀從奉天入朝,朝廷害怕他是以背叛。郭子儀拜見代宗,代宗提到這件事,郭子儀痛哭流涕地說:“我長久帶兵,卻不能禁止殘暴的行為,許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墳墓。今天挖到我的頭上,這是蒼天在譴責我,不關乎人事。”朝廷于是安定下來。

權謀家的大智慧——忍耐!

【權謀解析】郭子儀面對自己老爸的墳冢被盜挖,普通人都會很憤怒,更何況手握重兵的郭子儀,可郭子儀卻忍了下來,這種忍耐更是一種大智慧,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為什麼沒有抓獲盜賊?

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真沒有抓到,不過這個可能性小,因為如果是沒抓到,那屬于辦案人員能力不強,為啥不處罰辦案人員呢?或者繼續搜捕給郭子儀一個交代,但朝廷卻沒有這麼做,隻是說沒有抓到,就交差了。

還有一個是已經抓到了,但是對外說沒有抓到,因為抓到後才知道這是魚朝恩的人,這時候辦案人員很為難,如果交給郭子儀就會得罪魚朝恩,引發更大的鬥争,如果不交,頂多就是個辦案不力。是以兩權相害取其輕。

二、郭子儀為什麼不攻擊?

魚朝恩讨厭郭子儀,即使真的不是魚朝恩做的,郭子儀也可以趁此機會和魚朝恩翻臉,但郭子儀卻沒有攻擊,而是忍了下來。因為對權謀家來說,這件事魚朝恩不會承認,沒有更多的證據,就算有證據,這件事也扳不倒他,既然扳不倒,貿然動手顯示是不合适的。

魚朝恩是當朝紅人,郭子儀在外帶兵,不常在朝廷,如果此次發起進攻,魚朝恩會在皇帝面前不斷中傷他,進而被離間君臣關系,很難帶兵,進而因小失大。

三、郭子儀的忍讓化解了沖突

郭子儀的突然入朝,皇帝與魚朝恩都怕郭子儀會擁兵自重,和朝廷唱反調,這會讓朝廷處于被動局面,就算能夠鎮壓,也會帶來極大的内耗,這個局面朝廷不願意看到,他兩一個是親信,一個是重臣,皇帝很難辦。

朝廷找不到一個合适可以交代的借口,但這是郭子儀自己說“我長久帶兵,卻不能禁止殘暴的行為,許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墳墓。今天挖到我的頭上,這是蒼天在譴責我,不關乎人事”,這樣就給所有人一個台階,這是自己報應,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大家都松了口氣。

經過上述對郭子儀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他經過了理性的算計之後,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任,對于既定事實,予以預設,又給所有人一個台階,這個自我忍耐的控制,讓朝廷解除了對他的猜忌,實作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三道老師近二十年的權術研究,近三年時間的潛心寫作,總結出2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鑄就了《權術寶典》一書,此書涵蓋了職場、官場、人生難題的方方面面,人生智慧的各個層次,這本書全面涵蓋了權謀200多個要點。提煉總結官場、職場原創九大招法,外加近200篇案例解析(包含但不限于資治通鑒的材料,觸角拓展到諸子百家和文學經典),包含以下幾點:

1、韬晦術-------詳細講解韬晦的方式方法,案例解析,話術解讀。

2、媚上術-------詳細講解如何媚上,面對不同型上司該如何做。

3、結黨術-------告訴你如何與同僚進行利益勾兌,形成黨派。

4、誣陷術-------面對競争者,或者潛在競争者,如何除掉他們。

5、政變術-------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正确的政變步驟,奪權上位。

6、飾賢術-------上位後如何展示自己,包裝自己的形象。

7、識人術-------用人如器,如何去識人的手段,方式。

8、施恩術-------如何收獲人心,讓下屬死心塌地跟着你幹。

9、固權術-------有位置不一定有權利,如何長久的鞏固自己權利。

以上隻是《權術寶典》的冰山一角,《權術寶典》不僅全方位立體化地給大家展示權術的擷取、使用、鞏固,更重要的是此書還會指導大家如何一步一步從底層走向權力的巅峰!!!隻要通過一遍一遍的閱讀,就能夠提升算法,使自己變得更有城府,更有心機,對自己的人生和社會更加通透,事事有判斷,招招有想法,處處有能耐。人生就走向了康莊大道!

三道老師的這本書籍,屬于内部資料,不可能公開發行,數量不多,因為此書内涵深厚,破壞力極強,請獨自閱讀,請勿外傳,用來研究、收藏和儲存着傳給下一代來看,都有着巨大的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