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收複台灣?康熙方略詳解,任何時候國家統一高于一切

據說,康熙追求當曆史第一皇帝。而曆史上最神聖的皇帝是李世民,是以他處處向李世民看齊。而李世民有兩個很大的缺點,其一就是沒有管住自己的兒子,太子李承乾竟然想發動政變,以至于被後人恥笑。第二個缺點是,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才登上皇位。

當了三四十年皇帝之後,康熙認為自己很多地方都已經超過李世民了,是以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已經是千古聖帝。然而,在他下面發生了震驚曆史的九子奪嫡,兄弟之間暴力争奪。尤其是他的大兒子主動提出要殺了二兒子之後,康熙知道,自己已經重蹈了李世民的覆辄,而且形勢更加嚴峻,看來是無法超越李世民了,是以心灰意冷,懶于政事。也是以造成了康熙末年空前的虧空和A錢腐敗。

康熙去世之後,雍正和其他幾位主要大臣認為,康熙雖然是守成的皇帝,但是他收複三藩、蒙古和台灣,很大程度上其實在創業。而且功高萬世,超出了曆史上絕大多數皇帝。是以決議,按照康熙的理想,給他定廟号為聖祖。

以上事迹有一部分見于《聖祖實錄》《世宗實錄》,是真實的。當然也有民間添油加醋的成分。

怎麼收複台灣?康熙方略詳解,任何時候國家統一高于一切

背景

1、鄭成功收複台灣

#收複台灣,實作祖國統一大業#

鄭芝龍是明朝将領,鄭成功是他的兒子。清軍入關之後,鄭芝龍等人率領明朝的殘餘軍隊進行抵抗,甚至一度反攻到南京。但明朝大勢已去,鄭芝龍還是投降了。

鄭成功繼續抵抗。他的根據地在福建泉州、漳州等地,在清朝軍隊的攻擊下節節敗退,在沒有立足之地的情況下,他率軍渡海,攻打台灣。

台灣從元朝以來就屬于中國,但此時被荷蘭侵略者占據。歐洲工業革命之後,帝國主義國家在全球侵占土地,台灣隻是冰山一角。

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侵略者,收複了台灣。在收複台灣的第二年,鄭成功就去世了,兒子鄭經繼位。

2、鄭經分裂

鄭經看出來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是以和清朝進行談判。然而雙方分歧很大,沒能取得成果。

三藩之亂中,鄭經加入了三藩的隊伍,并且趁機攻下了泉州、漳州等地。他還攻打廣東尚之信,迫使尚之信加入三藩陣營,并把惠州割讓給他。

3、施琅獻策

施琅是鄭芝龍軍隊的一個将領,随着鄭芝龍投降了清朝。但是不久,他又率領自己的軍隊離開,傳回鄭成功的隊伍,打着反清複明的口号和清朝對抗。

然而施琅和另一個将領鬧了沖突,施琅殺了他。這個将領是鄭成功的心腹,鄭成功大怒之下,殺了施琅的父親和兄弟。施琅僥幸逃脫,悲憤至極,他和鄭成功不共戴天,是以率領軍隊重新投降了清朝。

康熙皇帝沒有計較施琅的反反複複。施琅認為台灣必須收複,國家必須統一,而他對台灣和台灣的軍隊非常了解,是以寫作了收複台灣方案,呈現給康熙。當時正是三藩之亂,清軍節節敗退的時候,15歲的康熙認為收複台灣時機很不成熟,是以沒有采納。

怎麼收複台灣?康熙方略詳解,任何時候國家統一高于一切

康熙方略

1、人員調遣

1681年,在大學士李光地的建議下,朝廷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讓他訓練軍隊,作收複台灣的準備。

同時設立福建總督衙門,朝廷指令總督姚啟聖和施琅共同收複台灣。讓姚啟勝參與,是諸位大臣的意見(見《聖祖實錄》),一方面是為了監督施琅,他畢竟是從對方投降過來的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協調朝廷和福建省之間的各種關系,比如軍隊調撥、物資供應等。

但是後來姚啟聖和施琅發生了嚴重争吵,各不相讓,各自向朝廷講述自己的理由。康熙于是下令,施琅為收複台灣的主将,姚啟聖負責後勤工作。

其實兩人之間的争吵,并不關系到是否收複台灣,而是關系到進攻的時機,在深秋和初春這兩個季節之間反複争吵。

28歲的康熙皇帝給了施琅足夠的信任,事後證明這是非常英明的。

2、戰争定位

和平定三藩不同,收複台灣的戰争被朝廷定性為局部戰争,也就是福建省一個省的戰争。其他省份、其他軍隊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協助。

在福建設立總督衙門,這是一個軍政一體的上司機構,也是為了協調收複台灣。

3、撓亂對方

決定收複台灣之後,康熙皇帝斷絕了台灣和外界的貿易,台灣物資供應成了問題,物價上漲。同時那兩年台灣歉收,糧食供應不足。這時候鄭經已經死了,傳位給12歲的孩子鄭克塽,台灣的軍政大權主要集中在劉國軒等人手裡。劉國軒下令台灣人民每戶多繳納10鬥米。然而台灣人民自己都不夠吃,是以民怨沸騰,甚至發生了小規模的武裝起義。

4、準備充分

施琅的福建水師一共21000人。從施琅任福建水師提督開始,就嚴格訓練,是以戰鬥力很強,收複台灣的欲望也很高。

怎麼收複台灣?康熙方略詳解,任何時候國家統一高于一切

收複經過

1、戰鬥

姚啟聖和施琅隻是觀念上的沖突。真正收複台灣的戰争開始之後,姚啟聖自己組織了3000人的水軍隊伍,親自帶隊,交給施琅調配,形成了由下級指揮上級的奇怪現象。這個沒有經曆過海戰的文官,在大海的颠簸下吐得一塌糊塗,幾次暈過去,依然堅持要前行(見《清史稿·姚啟聖傳》)。

清軍水軍從銅山島出發,經過試探性的進攻之後,于1683年7月15日發起總攻。那時候隻有非機動船,海上的風向對戰争的影響非常大。一開始吹起的西北風,壓着清軍無法前進。鄭軍主動進攻,清軍疲于防守,傷亡比較大。

到了中午,正如施琅所料,海面上變成了東南風。清軍早憋足了一口氣,此刻乘風破浪,萬炮齊發。鄭軍被打了個7086。清軍一鼓作氣,攻下了澎湖列島。

這一次總攻戰果輝煌。鄭軍死傷12000人,被俘5000餘人,被擊毀、繳獲戰船190餘艘。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船隻僅有少量損傷,都可以修複利用。

2、攻心

這是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戰争,一場統一與分裂的戰争。清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鄭軍失道寡助。是以施琅在占領澎湖列島之後,按兵不動,坐觀台灣内亂。

澎湖列島丢失,台灣門戶洞開,鄭軍慌作一團。有的人開始做投降的準備,有的人計劃深入大海,逃往菲律賓。甚至還有人主張歸附琉球王國。一開始還有一定的主戰派,在亂亂紛紛之下,影響力越來越弱。朝廷派出使者進入台灣,一方面勸說鄭軍投降,另一方面繼續煽風點火,增加台灣亂局。

最終,台灣不但沒有能形成反攻的力量,連防守的意志也完全瓦解。形勢對施琅非常有利。他再加一把火,率軍神不知鬼不覺,登上台灣島。

鄭軍突然在台灣本島看到清軍,防守的幻想被徹底打破。1683年9月5日,鄭克塽、劉國軒等人向清軍投降,台灣正式回歸。

怎麼收複台灣?康熙方略詳解,任何時候國家統一高于一切

結論

1、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是人心所向。是以清軍收複台灣的戰争,隻經曆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戰鬥和若幹次小戰鬥,就解決了問題。

2、用人得當。很多人認為施琅就像一個皮球,在清軍和鄭軍之間多次滾動,人品不可靠。但是康熙深知内中緣由,突破層層阻力,最終任用施琅為收複台灣的主将。以施琅對水戰,對台灣,對鄭軍熟悉程度,當時幾乎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最終結果也證明,康熙的信任是台灣回歸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康熙的信任下,施琅率軍攻擊,全國都是他的後盾。

3、戰略決策得當。施琅作為一個降将,而且是下級,但全力阻止了姚啟聖的出兵方案,因為他胸有成竹。當然最終兩人的方案都被修改了,這也是施琅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的随機應變。而這個變化得到了天大的好處,那就是風向突轉,鄭軍毫無預防,進而一敗塗地。當然,他及時突入台灣島,成為台灣回歸的最強大力量。

4、攻心為上。以施琅和鄭軍的不共戴天之仇,他肯定更希望率領千軍萬馬對鄭軍趕盡殺絕。但他既然是國家将領,就從全局作了考慮。是以他在占領澎湖列島之後,對鄭軍使出了一系列攻心手段,結果相當成功。這也讓施琅和聖祖一樣,載入史冊,永垂不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