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補貼将退坡 年前趕購新能源汽車?

補貼将退坡 年前趕購新能源汽車?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國補變少,下手趁早,即刻下定,鎖定補貼!”2021年最後一個月,不少人都看到了品牌車商發的手機短信或朋友圈友情提示。按照目前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将再度退坡30%,而廣州市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1萬元綜合性補貼也将在12月底“到期”。補貼減少旨在将新能源汽車消費轉向市場引導,市場對政策的依賴度有所降低。不過,對消費者來說,趁着12月還有補貼,2022年元旦前購買新能源汽車也許是個好時機。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市場:

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了?

近期多家熱門車企對旗下車型的調價和權益調整受到關注。僅半個月時間,特斯拉就對部分車型的價格進行了兩次上調,還取消了前置毫米波雷達。為何既漲價又減配?對此特斯拉内部人士告訴記者,除了缺芯外,還因為2022年補貼将大幅退坡。同時,小鵬汽車三款車型收縮使用者的購車權益,新使用者下單後購車權益将減少近一半,也顯然是因為2022年補貼退坡的原因。

記者留意到,據2020年12月31日四部委聯合釋出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補貼标準将在2021年基礎上再退坡30%,同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将至2022年底。按照此标準,續航大于400km的純電車型在2022年補貼金額将降低5400元。

同時,據《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關于我市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補貼政策延期的通知》,廣州市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補貼政策有效期截至今年12月31日。

調查:

新能源汽車明年漲不漲價?

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已是闆上釘釘,車企如何應對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消費者的反應也是截然不同。“補貼下降後,如何調價格是一道很難的算術題。”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關于補貼退坡,各車企應該早已做好了準備,但每個企業不同的車型都會交出不一樣的答案。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車企采用了最直接的漲價方式,如特斯拉旗下車型漲幅1000元到3萬元不等,“目前缺芯情況持續,而且部分訂購的新車的傳遞時間要到2022年第一季度。”門店相關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是以購新車需按新價格來算。記者在特斯拉官網上看到,Model 3的補貼金額已由此前的1.584萬元下調到1.1088萬元,差價為4752元。記者獲悉,預計明年才能交車的極氪001也被爆出漲價,如按2022年補貼退坡後的價格購買,價格相比此前上漲了5400多元。

有些車企通過不動基礎車價但收縮權益來平衡補貼退坡的損失。記者獲悉,自12月13日起,購買小鵬汽車的大部分車型不再享受0息或低息方案。同時,以金額計量,旗下三款車型的購車權益收縮将減少4000元到1萬元不等。所謂購車權益即在選裝一些項目時需要額外付費,對部分有需求的使用者而言,成本依然上升了。

也有車企暫未将補貼退坡的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如廣汽埃安表示暫時售價不會變。蔚來汽車則稱,因生産線更新改造而導緻整體訂單傳遞發生延期,加上2022年補貼進一步退坡等因素,針對在規定時間傳遞定金且提車的使用者都可以享受蔚來自掏腰包的補貼金額。更多車企也在觀望,如大衆ID電動車近期直接廣而告之明年補貼将退坡5400元,但隻字未提是否會漲價或車商自掏腰包補貼。

業内人士表示,減少促銷權益包、加裝裝飾等手段都可以實作變相漲價,同款新能源車型明年價格提高同樣也是闆上釘釘,隻是每家車企的漲價方式不一樣。

記者觀察:

補貼退坡對車企是“雙刃劍”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之時,新能源汽車銷量正呈火熱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3倍和1.2倍。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17.8%,繼續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1-11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高于前10月。

目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快速拉升也逐漸拉動了整體汽車銷量市場,目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部分車型甚至達到一車難求的迹象。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指出,今年新能源汽車超預期的增長,已經有了一定内生動力,補貼退坡勢在必行。目前市場對政策的依賴度有所降低。同時,國家層面的補貼減少,旨在将新能源汽車消費轉向市場引導。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對車企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市場認可度已不錯的品牌來說,銷量影響或不大。但對部分二三線品牌,補貼退坡後讓其部分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更缺乏競争力。是以補貼退坡相當于加速市場優勝劣汰,部分隻靠拿補貼“混日子”的新能源車企必然會活不下去。與此同時,補貼退坡也在同時刺激新能源車企加速發展技術,推出更有競争力的車型。在良币驅逐劣币之下,推動市場良性發展。

來源:廣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