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酒哥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股市,也一樣。
同樣是核心資産,同樣是行業龍頭,站錯隊可能就意味着看着别人吃香喝辣,自己卻隻能關燈吃面。比如前一陣諸多網友大罵“茅指數”太坑,索性決定躺平。但萬沒想到,不到電影結尾,永遠不知道劇情會有多反轉。
最近的行情可以總結成一句話,“甯王倒下,茅族起身”。原來,“一山真容不下二虎”。
其實,“甯指數”最近的确輸的不冤。貴州茅台是目前市場唯一一隻股價上四位數的個股。并且從市值看,長期在A股“屠榜”,先是超越五糧液,成為釀酒闆塊市值第一的個股。後來,市值更一路越過中國石油、工商銀行等個股,成為市值蟬聯A股時間最長的個股之一。特别是2016年股價至340元後,又不斷走高并連續6年保持第一地位。
但這并不是懂酒哥感到神奇的。大家可能還不知道一個神奇魔咒,貴州茅台不僅有股王的美譽,還有一項神奇“被動技能”——那就是“茅台魔咒”,但凡某隻個股的股價超越貴州茅台,之後就沒有好兆頭。
這個魔咒準确率非常高。可以看到,曾經的中國船舶、全通教育、安碩資訊等一衆因牛市起身的妖股,股價一度都吊打過茅台,而現在也基本都回到了原形,下跌之慘啊。
比如在2010年和2015年,市場上分别有3隻和6隻股票的股價一時超越茅台。結果從全通教育、神州泰嶽到朗瑪資訊等個股紛紛中了“茅台魔咒”,股價最高回撤超過80%。
另外,在2010和2011年,洋河股份也曾分别以283.8元和239.98元的最高價超越茅台,但目前洋河股價卻不到茅台的十分之一。
表:股價曾經超過貴州茅台的個股

來源:懂酒谛、Choice
這次會不會曆史重制?拭目以待。要說目前最有力的競争者,非“甯王”莫屬,沒有異議。
咱們就用兩個老大來個綜合大PK吧,對于茅台和甯德誰更有優勢,懂酒哥通過市值、淨利潤、淨利增速、淨資産收益率、研發費用、市盈率TTM估值百分位等18項名額,對這兩大股王進行了比較。注:因所屬行業不同,部分名額僅供參考。
總的來說,在選取的涵蓋基本面、資金面、估值面等的18項名額中,貴州茅台有11項勝出,但淨利潤增速等關鍵性名額,卻是甯德時代獲勝。
對比發現,貴州茅台在毛利率、淨利潤率、淨資産收益率等名額上,均是碾壓甯德時代的存在。貴州茅台三季報毛利率為91.19%,在A股中名類前茅,何況它還有巨大的淨利潤體量。至于甯德,隻有27.51%。
高毛利率帶動下,茅台的五年平均淨利潤增速比營收增速還要高出3.58%。反映在淨利潤率上,茅台為51.36%,甯德隻有12.47%。此外,股息率、機構持股占比等名額上,茅台同樣具備優勢。
表:貴州茅台與甯德時代的比較
不過有人也會質疑,長線看,股價上漲離不開公司的業績增速,甯德的五年平均淨利潤增速高達42.92%,而茅台隻有26.5%;五年平均營收增速甯德達到55.95%,茅台為22.92%。這兩項增速名額表現出甯德代表着更為朝陽的行業,并且白酒妥妥的夕陽産業,談到白酒在新一代青年的滲透問題,總有投資人士質疑白酒未來銷量是否遇到斷崖式下跌。
再從營收總和來看,茅台今年前三季度為746.42億元,甯德同期是733.62億元,兩者營收平起平坐。若甯德依舊保持五年平均超過50%的營收增速,很大機率今年營收就将超越茅台。
雖然茅台優勢項比甯德多了4個,但甯德這7項優勢似更有含金量。今年三季報顯示,甯德的研發費用高達45.95億元,在動力電池行業遙遙領先,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會長跑才是王道。如果拉到10年後,“甯指數”能否保持這麼快的成長潛力,不好說。不過懂酒哥也沒有後眼睛,看不到那麼遠,但是從大機構的動向,或可猜度一二。
根據Choice資料顯示,貴州茅台的持股機構家數為1613家,位列A股之首,甯德時代以1524家的持股機構數量,僅次于茅台。此外,茅台為主動型基金的第一重倉股的頻次,同樣排名第一。這就說明,在資金層面,中期“掌權者”依舊是貴州茅台。
不過“茅指數”也别高興太早,長期向好不代表近期無憂。目前看,兩大陣營都有些高估。
甯德時代的五年平均淨利潤增速為42.92%,目前滾動市盈率為153.8,可算出市場給出3.58倍的PEG,相較科技行業3倍的PEG水準偏高。直覺的滾動市盈率百分位看,目前的甯德為81.97%,意味着比曆史81.97%的時刻估值水位都要高。
甯德的百倍市盈率,五年40%左右的淨利增速,投資者不免思考未來整個新能源産業,可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态勢?畢竟,新能源賽道相比傳統的飲食、醫藥,呈現強周期性。一旦疊加淨利潤增速放緩,股價可能出現較大回撤。
圖:甯德時代2020年以來滾動市盈率
但同時看貴州茅台,其實也存在估值泡沫。茅台的滾動市盈率百分位達到90.8%,為曆史高位區。貴州茅台2019年、2020年淨利潤增速分别為17.05%、13.33%,今年前三季度為10.17%,此外,貴州茅台上市以來的市盈率中位值在27.88,雖然中位值随着時間發展将有所上升,但現今53.07倍的市盈率,還是偏高估的。
而随着茅台淨利潤基數擴大,淨利潤增速下滑,未來會不會像那些巨無霸銀行,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然後進入一種所謂的“雞肋模式”?
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