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中國的近代是在血與火的淬煉中成長的,中國的近代史是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作自由的民主探索史。在這一百多年的曆史裡,經過無數仁人志士的努力,中華民族成功抵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壓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實作了民族解放。

這些前輩先烈們在黑暗中呐喊、呼叫,喚醒了一個民族,在黑暗裡點燃了一束燈光指引我們走上複興的道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新現代文學的創始者,他的文學作品刺痛了當時衆多群眾的神經,喚醒了無數仁人志士。

既憤世嫉俗又悲天憫人是對他最好的寫照,作為文壇巨匠,魯迅先生一直是無數文人的标杆。

“翠柏淩霄卷俗埃,回龍山畔逸龍才。”如果說魯迅先生是用文學作品喚醒國人,那麼作為地質學大拿的李四光先生則是引領民族前進的衆多先驅者之一,他為中國地質學及礦物資源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位文壇巨匠,一位地質學專家,本應沒有什麼交集,但魯迅卻寫過文章罵李四光,兩個領域相差甚大的名人,何以生恨呢?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恨”的由來

“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魯迅先生文筆犀利,經常抨擊黑暗、揭穿醜惡,很多近代文壇的文學家都被魯迅在文章中諷刺過。

但不是毫無緣由的諷刺,這些諷刺大多有理有據,直指人心。但李四光不同于文壇的文人,他是一位優秀地質學家,魯迅為什麼要無緣無故的抨擊李四光呢?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中國各行各業都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在需要一切人才的艱苦時期,李四光先生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回到了中國。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等科學家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這之前,由于當時的中國條件有限他隻能從事地質相關的研究。

這麼看來,李四光先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愛國科學家,魯迅先生即使寫文章也應該是大大贊賞李四光先生,怎麼會是罵他呢?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由“錢”導緻的誤會

了解魯迅先生的人應該都知道,弘揚正氣,抨擊黑暗是魯迅先生不變的主題,自然不會因為私仇去罵李四光先生。其實他們之間的沖突隻是起源于一個字“錢。”但這錢既不是魯迅先生的,也不是李四光先生的。

在上個世紀10年代,李四光留學結束傳回中國,幾年後被北京地質大學聘請為教授。在當時,全國物資都很緊缺,但畢竟是著名大學的教授,李四光的月薪仍然能有幾百元而且他還有一份在圖書館的兼職,雖然遠遠不及他在國外的月薪但在當時的中國,卻是筆非常龐大的數字。

同在北平的魯迅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後十分氣憤,便寫文章開始罵李四光。這麼一看,魯迅先生與李四光先生之間的沖突确實因錢而生。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但這錢他們卻都不是為了自己。在很多人都吃不飽的時候,李四光先生一個人一個月便有幾百元的工資,而在當時,十塊錢就能養活一個人一個月。

這也難怪魯迅先生心中不忿,寫文章罵李四光先生。但這筆錢李四光先生也沒“拿到”,不是沒發,而是李四光先生将這筆錢一大半都捐給了圖書館來買書。

魯迅先生同情勞苦大衆寫文章罵李四光先生,李四光先生熱衷學術将月薪捐出。這兩件事本都沒錯,但魯迅先生與李四光先生互相都并不熟悉,兩人根本沒有什麼交集。是以魯迅先生并不知道李四光捐月薪的事。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李四光先生雖然有着高薪的工作,但實際上兩人的存款卻相差無幾。兩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導緻李四光先生對魯迅先生的無端發難十分不滿。

于是他請徐志摩寫了篇文章回應魯迅,但一直以筆作戰的魯迅怎會退縮,不僅如此,他還将幫忙的徐志摩一起罵了。但這次事件其實魯迅先生是并不占理的,是以李四光先生請人寫文章回應了,而在之後卻不再用文章“還嘴”了。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導火索--楊蔭榆

在次争論的起因是一個人,楊蔭榆。此人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确有一顆愛國之心,但卻在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時一味獨裁專斷,實行高壓手段壓制學生的進步思想。最令人憎恨的是楊蔭榆還與政府勾結以殘酷的手段鎮壓學生的革命運動。

這也直接導緻了“三一八慘案”的發生,造成47人死亡,其中還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劉和珍。魯迅、林語堂、朱自清、聞一多、梁啟超等衆多中國知識分子紛紛譴責當時的段祺瑞政府。

而作為幫兇的楊蔭榆自然是被人人喊打,女校的學生們紛紛要求罷免楊蔭榆,魯迅先生更是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表達了對楊蔭瑜的獨裁專政的不滿。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魯迅先生愛憎分明,對這件事他的立場十分明确。而不願就此結束的楊蔭榆通過多層關系最終找到了李四光,而李四光卻既不支援也不反對。

當時已無法進入校園的楊蔭榆借口有事商量邀請李四光先生前往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實際上是想借李四光先生的名義進入校園,這使得楊蔭榆得以使用手段繼續打壓進步學生。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此次事件也使得李四光先生被群情激奮的學生視為楊蔭榆的爪牙。

而魯迅先生向來支援學生們的進步運動,向來敵視楊蔭榆的獨裁風格。而此次“三一八慘案”更是使得魯迅先生對楊蔭榆的不滿到達極點。

而作為“楊蔭榆爪牙”李四光自然被魯迅先生點名痛罵。而李四光在網上澄清了一次,便也不再回應了。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李四光先生與魯迅先生的梁子也就此結下。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小結

一位文人,一位地質學者。兩人都是當時的偉人,可惜他們之間并不是惺惺相惜的佳話,而是水火不容的對立與争執。不過老話說得好“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即使是偉人也不例外。魯迅先生與李四光先生之間的争執本是出于誤會,但是卻逐漸演變成了互相對立的局面。

魯迅先生心系群眾,為民間疾苦發聲本是好事,但卻太過沖動,以緻誤會了李四光先生。而在面對獨裁的當權者,他又作為民主的鬥士為學生發聲,抨擊政府的黑暗。魯迅先生是是真正的勇士,照明黑暗的火炬手。

李四光先生專心科學,又不忘關心大衆值得稱贊,他不僅是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熱愛祖國的赤子,将一片丹心、滿腔熱忱交于祖國。但他也确實無意中幫助了專政。

魯迅為什麼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不敢還嘴

但偉人之是以是偉人,并非是因為他們如何如何完美,而是他們無論多麼偉大,都有着自己的缺點,或多或少,這些缺點使得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明。魯迅先生和李四光先生之間的誤會我們終究隻能片面的解釋,真正的世事曲折已說不清楚。

如今我們看他們兩人的故事我們得以從中知道:人并沒有完美的。而他們之間的小插曲也并沒有影響兩人在各自領域的發展。他們都為中華民族的複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曆史将永遠記住他們的功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