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世友将軍有後,孫女憑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校

之前介紹過很多開國将帥的後代,比如張宗遜的兒子、張震的兒子,都高居上将;聶帥的女兒,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還有劉帥家,一門四少将……

在評論中,有不少人都在吐酸水:将軍的兒子當然是将軍。這句話說得就太酸了。不可否認這些人的背景很牛,但如果你家的孩子也能有他們那樣的家教、那樣的天賦、那樣的吃苦精神,同樣也會取得很大的成就。

而且,大多數開國将帥都是非常廉潔的,對子女的教育非常苛刻,他們能取得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比如今天要說的許世友的孫女。

要說許世友的孫女之前,咱先來看看他的兒子。

許世友将軍有後,孫女憑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校

(圖:許世友與兒子許光)

許世友在參加革命之前,在老家就娶過媳婦,還生了一個孩子,名叫許光。後來,許世友南征北戰,很少回家,許光便跟着母親四處流浪,受盡了苦難。

直到1949年,全國大局已定,許光才被送到許世友面前,這時候的許光,已經是20歲的小夥子了,還大字不識一個。許世友心裡很愧疚,就把他送去了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學習文化知識。

要不說有天賦的人就是不一樣,大字不識一個的許光,硬是用9年時間的刻苦攻讀,拿下了大學學曆,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擁有大學學曆的海軍軍官,被任命為海軍艦艇長。

許世友将軍有後,孫女憑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校

(圖:看看,年輕時的許光多帥氣)

毫無疑問,以許光的才華,再加上許世友的栽培,肯定會成為海軍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就在這個時候,許世友的一個決定,讓許光的命運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在電視劇《上将許世友》中,就有這一段的較長的描述,當時,許光興緻勃勃地去找父親,卻被告知:你奶奶老了,沒人照顧,你回去照顧吧。

可想而知,許光有多麼的不情願,但許世友就是這個脾氣,決定了的事,誰也改變不了。許光氣得摔門而出。

從今天的思想來看,許世友這個做法确實很讓人不快,許光有他自己的前途,憑什麼要你來決定他的命運?但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很普遍,年輕人是沒有多少自主權的。

就這樣,許光帶着一生的遺憾回到了河南新縣老家,擔任縣人武部副部長,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老家。

請注意,許光早在海軍的時候,就已經是團級幹部了,但回到老家後,一直到退伍,都是副團級,好幾次本來有晉升的機會,都被他拒絕了。

2013年1月6日,許光病逝,終年84歲,被安葬在許世友的墓旁邊。不知道父子倆見了面會說些什麼?

李德生的兒子去掃墓時說:“在中國,很難有許世友這樣的父親,也很難有許光這樣的兒子了。”

許光共有四個孩子,分别叫許道昆、許道侖、許道江、許道海,是許世友親自給他們起的,寓意像“昆侖”一樣高大,像“江海”一樣寬廣。

許世友将軍有後,孫女憑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校

(圖:許世友與孫女許道江)

其中,許道江是許光的大女兒,也是成就最大的一個,擔任過第二炮兵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大校軍銜,還考上了軍事學博士。

早在許道江聯考的時候,想讓爺爺把她的戶口遷到南京,因為南京分數低,也就是現在的人都在争搶的異地聯考,但許光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說你爺爺不會同意的。

許道江沒有放棄,繼續纏着父親,許光沒辦法,隻好給許世友寫了封信,結果許世友回信說:“告訴毛毛,就在本地複習,考不上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樣到農村廣大天地去勞動!”

就這樣,許道江跟其他的考生一樣,沒有任何照顧,考上了北京軍醫學院。

後來,許道江又相繼考上了碩士、博士,就更沒有提爺爺許世友的名字了。

許世友将軍有後,孫女憑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校

許道江在擔任第二炮兵衛生部醫療處長的時候,有一次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一位退休老幹部打來的,開口就沖許道江吼,說自己是革命殘疾,為什麼不給評殘?還罵許道江在其位不謀其政。

許道江沒有生氣,耐心地聽完,最後聯系各個方面,幫這位老幹部補辦了傷殘證。

後來,這位老幹部得知許道江竟然是許世友的孫女,羞愧得無地自容,因為他當年就是許世友手下的兵,對許世友敬若神明,可自己卻對他的孫女這樣的态度,太不應該了!

這位80多歲的老幹部親自畫了一幅畫,又親自趕去許道江的辦公室,向她賠罪。但許道江毫不在意,說要不是您提起來,我都忘了我是許世友的孫女。

後來,許道江說:“很多人都說我們紅二代、紅三代有什麼特權,其實我們跟普通人沒什麼差別,連我爺爺那一代人都不用特權,我們又有什麼資格用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