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船小,牲口過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計

1940年11月,洪學智上将率領抗大兩個大隊——山東大隊和華中大隊,千裡迢迢前去山東,此行由于其艱難,後來被軍史專家成為“小長征”。他們隻有30多人的警衛排,其餘300多人都是空手赤拳,此外,還有一些就是馬、騾子,由它們馱着書籍、糧食和行李,等等。

船小,牲口過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計

他們從冀南進入山東,到達館陶縣,準備在這裡渡過衛河。

但是,衛河水面很寬,水深岸陡,沿河設有日軍的據點。這裡是敵人切斷冀南、魯西根據地的又一道封鎖線。

此時,日軍已把渡口破壞,河面上常有日軍的汽艇巡邏,多次發生日軍襲擊八路軍渡河部隊事件。

洪學智親自帶人到河邊偵察,發現有一段河道的沿岸樹林密集,可以掩護部隊接近衛河。他與山東幹部大隊隊長聶鳳智商量,決定從老百姓那裡弄幾條船,把部隊隐蔽在離樹林不遠的村子裡,利用敵人汽艇巡邏的空隙渡河。

兩人商定分兩批渡河,山東大隊先渡,華中大隊随後。

船小,牲口過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計

在一個黑夜,兩個大隊集合在離衛河不遠處,準備分批渡河。山東大隊原計劃晚六七點鐘趕到衛河邊,然後上船,可等到九十點鐘,船還沒來。聶鳳智着急了:“會不會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

船來不了,又無法聯系,于是隊伍隻好回到原來住處。

到了半夜,洪學智得到報告,說船在晚上一點可以到達,但隻有幾個小劃子和幾個木盒,人可以過,牲口過不了。

可是,牲口馱着很多行李和教學用的書籍,過不了河,怎麼行呢?

大家正在焦急的時候,有人報告說,山東分局有一批幹部要從衛河對岸過來去延安。

船小,牲口過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計

“有了!”洪學智頓時有了主意,把華中大隊的隊長張興發叫來,說:“你先過河,看看山東分局的同志有沒有牲口。如果有,就與他們商量,船小不能渡牲口,是否将雙方的牲口互相對換,—匹換一匹,這樣既解決了過河,又不影響以後的行軍。”

其他人馬上緊急集合,迅速到達河邊。

又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等來了4條小船,把華中大隊的人運到對岸,再把山東大隊的人運過河。

這時張興發回來了,對洪學智報告說:“山東的同志認為換牲口這個辦法好,但他們牲口多,我們華中大隊牲口少,不夠用。”

“這好辦法,叫聶鳳智把山東大隊的牲口都給他們。”

船小,牲口過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計

就這樣,華中大隊和山東大隊全部渡過了衛河,然後急行軍,一路小跑,過了日軍的封鎖線。幾十年之後,聶鳳智中将提此事時,還敬佩地說:

“老洪的腦子好靈活,難怪他21歲就當了軍級上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