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船小,牲口过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计

1940年11月,洪学智上将率领抗大两个大队——山东大队和华中大队,千里迢迢前去山东,此行由于其艰难,后来被军史专家成为“小长征”。他们只有30多人的警卫排,其余300多人都是空手赤拳,此外,还有一些就是马、骡子,由它们驮着书籍、粮食和行李,等等。

船小,牲口过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计

他们从冀南进入山东,到达馆陶县,准备在这里渡过卫河。

但是,卫河水面很宽,水深岸陡,沿河设有日军的据点。这里是敌人切断冀南、鲁西根据地的又一道封锁线。

此时,日军已把渡口破坏,河面上常有日军的汽艇巡逻,多次发生日军袭击八路军渡河部队事件。

洪学智亲自带人到河边侦察,发现有一段河道的沿岸树林密集,可以掩护部队接近卫河。他与山东干部大队队长聂凤智商量,决定从老百姓那里弄几条船,把部队隐蔽在离树林不远的村子里,利用敌人汽艇巡逻的空隙渡河。

两人商定分两批渡河,山东大队先渡,华中大队随后。

船小,牲口过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计

在一个黑夜,两个大队集合在离卫河不远处,准备分批渡河。山东大队原计划晚六七点钟赶到卫河边,然后上船,可等到九十点钟,船还没来。聂凤智着急了:“会不会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

船来不了,又无法联系,于是队伍只好回到原来住处。

到了半夜,洪学智得到报告,说船在晚上一点可以到达,但只有几个小划子和几个木盒,人可以过,牲口过不了。

可是,牲口驮着很多行李和教学用的书籍,过不了河,怎么行呢?

大家正在焦急的时候,有人报告说,山东分局有一批干部要从卫河对岸过来去延安。

船小,牲口过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计

“有了!”洪学智顿时有了主意,把华中大队的队长张兴发叫来,说:“你先过河,看看山东分局的同志有没有牲口。如果有,就与他们商量,船小不能渡牲口,是否将双方的牲口相互对换,—匹换一匹,这样既解决了过河,又不影响以后的行军。”

其他人马上紧急集合,迅速到达河边。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4条小船,把华中大队的人运到对岸,再把山东大队的人运过河。

这时张兴发回来了,对洪学智报告说:“山东的同志认为换牲口这个办法好,但他们牲口多,我们华中大队牲口少,不够用。”

“这好办法,叫聂凤智把山东大队的牲口都给他们。”

船小,牲口过不了河!此上将想出一妙计

就这样,华中大队和山东大队全部渡过了卫河,然后急行军,一路小跑,过了日军的封锁线。几十年之后,聂凤智中将提此事时,还敬佩地说:

“老洪的脑子好灵活,难怪他21岁就当了军级领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