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皇帝一國之尊,掌握着天下的生殺大權,正是因為這種絕對的權力,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記着皇位,不管是九子奪嫡,還是民間叛亂,然而這些人他們都從沒想過投毒,要知道皇帝一死,起兵肯定更加簡單。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或許他們想過,也投過,但都沒有成功,為什麼呢?我們先從禮法說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句話叫“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左傳》中記載,楚軍跟晉軍交戰時,晉軍大敗,逃跑時,戰車陷入泥地當中,楚國士兵不但沒有痛下殺手,還幫助晉軍脫困。

而古人在打仗之前,也會互相告訴對方自己今天出多少人馬,兩軍在堂堂正正交戰,那個時候雙方打仗都是如此,更加别說給君王投毒了,傳出去,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不過到了唐宋明清投毒就變得十分有可能了。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武則天曾給自己的親姐姐投毒,是以投毒也是有可能的,那麼在皇帝的飯菜裡面投毒有沒有可能呢?

宮廷禦膳最早形成在周代,根據《周禮》記載,負責飲食的設立了五十九個部門,其中設有二十個部門專為周天子以及王後、世子們的飲食生活服務,比如主管王室禦膳的“膳夫”、掌理王及後、世子禦膳烹調的“庖人”、“内饔”、“亨人”等。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周禮》又載: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上等膳夫相對于掌管飲食的主管,他主要周旋内外,負責讓手下做好準備,像最低等的就負責外出購買食材。

購買食材後,在交給上一個等級進行處理,然後層層經手,随着王朝演變,宮廷禦膳更加繁瑣,光是買菜,處理菜都會提前測試有沒有異常(類似下毒),想要在買菜的人手中下毒,除非能夠買通整個宮廷禦膳。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當菜肴做好之後,由太監負責傳菜,在禦膳房到皇帝居所,道路兩旁都會站滿侍衛和負責監督的太監,這些傳菜的小太監也沒有下手的可能,當端到皇帝面前,也不會立刻進食,這個時候就輪到“掌勺”出面了。

一般皇帝身邊都會有三個掌勺,他們是負責宮廷禦膳試吃的一種太監,在小太監們送進禦膳後,掌勺就會用銀針試毒,在銀針試完毒之後,另外一位掌勺就會進行試吃,試吃隻能吃三口。

古代想暗殺皇帝,為何從不在飯菜投毒?專家:在飯菜投毒才是真傻

試吃完之後,還需要等上一段的時間,如果太監沒事,才能将膳食端到皇帝面前,不過現在皇帝吃到的膳食都差不多冷了,這也是為什麼曆代以來,造反者都不願意下毒,毒沒下成,反倒容易将自己暴露出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