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範圍内的環境污染與生态破壞嚴重,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使得氣候危機的影響範圍變大。
剛剛落幕不久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中釋出的報告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平均氣溫(1月至9月)比1850至1900年高出約1.09攝氏度,目前被世界氣象組織列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第六個或第七個最溫暖的年份。氣候形勢惡化導緻全球極端天氣頻發。今年以來,全球很多國家的人們也在親曆着氣候的惡化和不時造訪的極端天氣。
面對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世界各國正在積極磋商探讨解決辦法,“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在提出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後,又相繼出台《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正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确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在此背景下,作為碳排放大戶,汽車制造商也在積極行動,探索減碳路徑,助力“雙碳”目标的實作,豐田汽車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事實上,作為全球千萬輛級規模車企,豐田在環境保護領域有着深厚積澱。
早在2015年,豐田就釋出了“豐田環境挑戰2050”戰略,提出“2050年全球新車平均行駛過程中CO2排放量削減90%(較2010年)”的目标。眼下,面對中國“雙碳”目标,已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豐田,也正以實際行動,為中國環境保護和“碳中和”目标的實作作出貢獻。

全方位邁向電動化 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
業内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是道路交通領域實作“碳中和”的必經之路。正因如此,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已成為車企共識。
與其他車企相比,豐田堅持以全方位的技術邁向電動化,采用HEV、PHEV、EV、FCEV并行的路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豐田的HEV的累計銷量已超約1800萬輛。根據計算,從二氧化碳減排效果看,豐田的1800餘萬輛HEV減排效果≈550萬輛EV,但是從電池帶電量看,超過1800萬輛HEV僅等同于26萬輛EV,這也是豐田堅持全方位電動化技術的原因之一。
有市場報告認為,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将純電和混動需求并重,電動化将持續加速發展。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豐田釋出了全新純電動專屬系列“TOYOTA bZ”,并展出了該系列的首款概念車“TOYOTA bZ4X CONCEPT”。到2025年,bZ系列計劃推出7款純電車型,其中5款将導入中國市場,豐田與比亞迪合作研發的車型也包含在内。該系列首款車将在中國和日本進行生産,預計于2022年中旬前實作全球銷售。
按照規劃,到2025年,豐田将在全球範圍内推出15款EV車型。在中國市場,到2025年,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大品牌将導入35款新電動化車型,其中包括10款EV車型;到2025年,豐田在華電動化車輛占比計劃将達到50%。
純電動産品之外,氫燃料電池車也是豐田以低碳出行解決方案為“碳中和”貢獻力量的重要一環。11月12日,豐田與北京冬奧組委共同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服務車輛傳遞儀式。作為奧林匹克及殘奧會移動出行領域的全球合作夥伴,豐田将以氫燃料電池車型為核心的全方位電動化移動出行産品,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綠色辦奧,科技辦奧”貢獻自身的力量。
據悉,此次豐田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的賽事服務車輛共計2200餘輛,包括豐田首次在中國大規模投入使用的FCEV“第二代 MIRAI”、專為大會開發的“柯斯達氫擎”,以及多款EV、HEV車型。以外,作為豐田與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成果,本次冬奧會還将使用搭載了豐田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巴士共計約200餘輛。
與中國企業合作 貢獻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豐田深知,實作碳中和,不能僅靠車輛技術進步,因為汽車産業實作碳中和必須要從車輛生産、使用到回收的各個環節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為此,豐田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努力降低制造、儲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廢棄處理等環節的二氧化碳排放。
與此同時,豐田也在從LCA全方位為中國實作碳中和貢獻力量,在生産、經銷店、電池回收等領域也積極推進CO2
減排,具體措施包括促進新工廠和R&D CO2減排、減少廢物量、使用綠色電力,2020年工廠生産單車CO2排放量減少46%、廢棄物減少88%(與2006年相比);在核心經銷店推動使用綠色電力,将節能措施向全國約1500經銷店推廣;發展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事業,“不讓一個電池造成污染”等。
而在此過程中,秉承紮根當地,成為當地最好企業的理念,豐田也在尋求與志同道合的中國企業進行合作。
以氫燃料電池技術為例,在使用層面,豐田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出了适合中國商用車使用環境的高功率、長耐久氫燃料電池系統TL Power 100;在回收再利用層面,豐田與中國企業開始合作研究FCEV報廢車輛的妥善處置方法及核心零部件的資源循環利用。
在推動行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同時,豐田也一直圍繞“環境保護、交通安全、人才培養”等核心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做貢獻。其中,在環境保護方面,豐田相繼開展了豐甯植樹造林項目和豐田隆化可持續發展鄉村項目,為當地環境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多措并舉之下,豐田正以全生命周期的視角,通過技術的進步與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開展廣泛且深入的合作,為中國的移動出行領域和中國的藍天白雲貢獻自身的力量。文/王念念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