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當地時間12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能像Omicron(奧密克戎)那樣迅速傳播。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新聞釋出會上說:“目前已有77個國家報告了感染病例,但可能奧密克戎在大多數國家都已存在,隻不過還沒有被發現。”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去一周,受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影響,非洲新确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激增了83%,但導緻的死亡人數比之前激增時有所減少。
世衛組織警告,更多的感染浪潮可能正在形成,因為最新預測警告說,非洲這個世界第二大和第二多人口的大陸可能要到2024年底才能達到70%的疫苗覆寫率。
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在截至12月12日的一周内,非洲新增确診病例超過19.6萬例,比前一周增加了約10.7萬例,使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的累計确診病例達到890萬例。
目前,新病例數量每五天翻一番,是今年報告的最短時間。世衛組織說,盡管疫情傳播速度很快,但死亡人數仍然很低,上周甚至比前一周下降了19%。
非洲目前正處于大流行的第四波。在此期間,前三周報告的死亡人數略高于3000人。
據世衛組織稱,在非洲大陸的第三波疫情期間,大約一半病例是在同一時間内報告的,這是由高傳染性的德爾塔病毒變體加劇的。
世衛組織表示,感染人數激增以及住院率低的情況在南非尤為明顯,該國上周新增病例比前七天增加了66%。盡管過去一周住院人數增加了65%,但重症監護室病床占用率仍然很低,隻有7.5%,有14%的住院病人在接受補充氧氣治療。
雖然死亡人數仍然很低,但世衛組織警告說,這種模式可能在未來幾周内發生變化。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謹慎樂觀地認為,在目前新一波疫情中,死亡和嚴重疾病将保持低水準,但非洲的疫苗推廣速度緩慢,這意味着兩者都将比應有的水準高很多。我們知道像貝塔、德爾塔或奧密克戎這樣的新變異毒株可能會随時出現,在全球範圍内引發新一波疫情,但是像非洲這樣的疫苗匮乏地區将會特别脆弱。"
另據CNN報道,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白宮首席醫療官福奇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鑒于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它肯定會在美國成為主導毒株。
福奇說:"奧密克戎将是一個挑戰,因為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
福奇重申,到目前為止,奧密克戎似乎沒那麼嚴重,但他補充說:"無論它(奧密克戎)本身的緻病性較低,還是在社群中有更多的保護,我們終将會看到它進入美國并成為主導毒株。"
據英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月14日,南非醫學協會主席Angelique Coetzee表示,在奧密克戎導緻的病例激增情況下,呼籲人們負起責任,去接種疫苗。因為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抵禦病毒。
Coetzee說:“大多數病例的症狀都很輕微,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采取更嚴格的限制。南非的醫院目前還沒有被奧密克戎壓垮。而且,人們已經感到不安了,是以沒有必要再限制他們的行動,病毒已經無處不在。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需要學會如何面對這一切。”
她補充說,在過去24小時内,有422人因新冠肺炎住院,但她沒有具體說明住院患者感染的是德爾塔還是奧密克戎。
2020年熱文精選
1. 杯具了!滿滿一紙杯熱咖啡中,滿滿的塑膠微粒…
2. 美英澳科學家《自然醫學》再添力證:新冠病毒乃自然進化産物,或有兩種起源…
3. NEJM:間歇性禁食對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響
4. 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發現:改善睡眠,你或許隻需要一條沉重的毯子
5. 哈佛新研究:僅12分鐘的劇烈運動,能為健康帶來巨大的代謝益處
6. 第一項人類幹預試驗:在大自然裡“摸爬滾打”28天,足以提高免疫力
7. 垃圾食品是“真.垃圾”!它奪走了端粒長度,讓人老得更快!
8. Cell解謎:不睡覺真的會死!但緻死的變化不是發生在大腦,而是腸道…
9. 《自然通訊》超大規模研究:血液中鐵的水準是健康與衰老的關鍵!
10. 不可思議!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恢複了年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