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作者:痛風醫生程本維

在藝術及文學作品中關于痛風的描述也很多,但與大多數痛風患者的真實病情有差別。

美國對1990年以後發行的45部與痛風相關的英文電影及電視劇進行的研究發現:

1.大多數影視劇中關于痛風的患者角色是男性,具有多種合并症。罹患痛風的患者61%為貴族。如《維護面子》第四季中Hyacinth為了被當做上流階層的一員,讓她丈夫假裝自己的腳是痛風發作而不是細菌感染,因為“痛風”是“最高層才可以接受的痛苦”。但是現實生活中隻有約5%的患者可能是高收入者。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2.發病時症狀的描述主要為疼痛、影響活動能力、作為無法參與社交活動的理由、影響工作。這與痛風患者真實生活經曆中常因為痛風發作缺席正常工作、影響正常生活一緻。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圖檔來自網絡)

3.痛風也被用作強調性格缺陷的叙述方法。如《權力的遊戲》第六季中患有痛風的Doran王子被謀殺時,Ellaria說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民,他們對你的厭惡......你的兒子的和你一樣的軟弱,軟弱的人不配統治Dorne。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4.大部分影視劇中将痛風的病因描述為過度放縱。

《幻滅》第二季、《生活大爆炸》第七季中描述為肥胖;

《馬可波羅》第一季、《醫生》第十一季等中描述過量飲酒;

《山丘之王》第三季、《X檔案》第十一季等中表述為老年疾病;

《老友記》第九季中描述為遺傳因素。各部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病因概括較為簡單,容易以偏概全誤導觀衆。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6.影視劇中大多未提及痛風的治療,僅在《馬丁醫生》在第八季中提及一句需進行血尿酸的監測及使用降尿酸治療。現實生活中痛風患者對血尿酸的監測以及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使得尿酸達标才是王道。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7.在影視劇中痛風患者常被當做開玩笑的對象。

影視劇中對于痛風的誤解

現實生活中的痛風與影視劇中有差别,不準确的傳播可能會誤導現實生活中的痛風患者。有效的痛風治療核心是提高患者依從性、長期的降尿酸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