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出生的人,到今年應該是37歲了。中國汽車工業對外開放,走上合資之路,到今年恰好也是第37年。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位37歲“汽車闖将”的故事。
中國汽車工業現代化拓荒者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會急于展現自己的所學所想,在他們眼中,公司過往的一切全部是條條框框,應該去打破,去颠覆。就像現在的造車新勢力,随時喜歡談論“用軟體定義汽車”,喜歡規劃“關于未來的出行變革”。
這種想法有錯麼?當然沒有!如果每個人都墨守成規,那麼這個世界也就無法走到今天。但需要清醒認知的是,造車新勢力并不能憑空改變什麼,諸如大衆、豐田這些巨頭打下的堅實基礎,造就了新勢力們今天成長所不可或缺的土壤。
就好像随時不能放下的智能手機,都源自于2007年喬布斯從牛仔褲口袋裡掏出的那個iPhone。中國汽車工業走上現代化之路的拓荒者之一,正是今年37歲的上汽大衆。
在上汽大衆誕生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利用現代化工業技術去造一輛轎車。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裡,國産化轎車生産總量不足幾萬輛,流水線對于那時的中國汽車工業來說,甚至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1984年,上汽大衆成立,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睜眼看世界”的開始。

在上汽大衆的曆史和龐大産品陣營中,桑塔納這個名字是無論如何不能被繞過的。作為上汽大衆的首款車型,“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當年可謂家喻戶曉——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當年桑塔納也面臨過巨大的困境。
1983年,上海汽車廠下線的第一輛桑塔納采用的是CKD散件組裝形式。幾年過後,桑塔納的國産率仍舊不足4%,實作零部件國産化成為當務之急。1988年,由重點零部件供應商、銷售公司以及研發院所等組成的“國産化共同體”成立,重點攻堅零部件國産化問題。經過不懈努力,1990年桑塔納國産化率已經上升到60.09%,到1996年達到90%,車身、發動機、變速箱、前後橋等關鍵零部件全部實作了國産化。
零部件體系是汽車工業的基礎,“桑塔納共同體”成為了上汽大衆為中國汽車工業所做出的諸多貢獻之一。除此之外,在37年的時間裡,上汽大衆在每一個中國汽車工業的拐點處,都發揮過獨一無二的作用:比如許多人印象頗深的“POLO多彩汽車生活”,借用足球講汽車,開辟了現在仍舊十分流行的跨界營銷先河;再比如4S店模式的建立和推出,則讓中國汽車人意識到使用者服務的重要性。
提早布局,一鳴驚人
人在37歲的時候,最恰當的形容詞應該是“年富力強”,這個階段無論是能力、精力、還是閱曆,都恰好處于巅峰期。對于37歲的上汽大衆來說,同樣有着足夠旺盛的想象力與生命力,來面對汽車工業每一個新拐點。現在,這個拐點來了,而且是百年難遇。
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造車新勢力們借這股浪潮,以及成熟的供應鍊體系,迅速敲開了新市場的大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些常年深耕于燃油車的車企,則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猶豫者”。
但事實遠非如此,像上汽大衆這樣的企業,早早就已經對智能化、電動化發展趨勢有過深刻洞察,并提前展開布局。
2017年,在股東雙方的共同支援下,上汽大衆釋出“共創2025”戰略,對産品、技術、業務進行全面布局,并明确了未來發力重點,即:新能源、智能網聯、前瞻研究與智能駕駛。
以“共創2025”戰略為源點,上汽大衆有條不紊地開啟了“新世代”發展之路。2020年,投資170億元、國内生産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電動汽車專屬工廠MEB工廠正式啟用,投産年産能即達到30萬台。
随後一年時間,上汽大衆陸續推出ID.4 X、ID.6 X、ID.3三款MEB平台上的純電動車型,迅速完成了ID.元年的産品布局。從目前的市場回報來看,上汽大衆ID.家族已經連續7個月實作銷量增長,其中8月銷售3507輛,9月銷售5001輛,10月和11月即站穩了7000+的月銷大關。
從車的本質出發造電動車
多年來,上汽大衆在中國被很多人認為是“始終被追趕,從未被超越”的存在。而在電動化、智能化這條新賽道上,所有的參與者都是從同一起跑線出發,那麼上汽大衆是否還具有自己的“取勝之匙”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把鑰匙就是回歸汽車的本質,堅守造車的初心。
科技産品、網際網路終端、使用者觸點……諸如此類對汽車的“新定義”,時常會出現在造車新勢力的宣傳語或PPT中,但上汽大衆37年的“從業經曆”都在時刻提醒自己,無論是造電動汽車,還是造智能化汽車,都要避虛就實,做“回歸汽車本質的車型研發”。
于是,上汽大衆在造車之前,先研究平台——平台化理念也是上汽大衆帶給中國汽車工業的現代化認知之一。ID.家族即基于全新MEB平台打造,這一子產品化架構可靈活适配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在共享元件和裝配流程的前提下,實作多樣的性能。
操控、安全、舒适,是上汽大衆在燃油車時代所堅守的三個關鍵詞,在電動智能汽車時代同樣如此。操控,代表了汽車最原始的駕駛屬性,上汽大衆專業的底盤研發團隊,確定了ID.家族電動車具備與燃油車一樣的平順性、舒适性和操控穩定性。
安全,是消費者購車時最看重的放心屬性,上汽大衆研發中心完備的試車場、試驗中心,為産品提供了全過程體系保障安全,此外,338項遠超國标的品牌标準電池安全驗證,涵蓋溫度沖擊、化學腐蝕、極端碰撞等場景,從根本上保障了電池安全性和車輛耐久性。
舒适,則是汽車享樂屬性的最佳展現,國内上千萬車主所累積的資料,幫助上汽大衆造出了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大衆”電動車。
在造車新勢力們絞盡腦汁要為自己塑造全新标簽的時候,上汽大衆卻秉持對汽車的敬畏之心,用技術與誠意構築了一條企業護城河。就好像年輕人熱衷于扮演攪動困局的“鲶魚”,但37歲的上汽大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夠迅速适應新的市場規則,這是因為他們比後輩們更了解生活的本質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