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市值榜,作者丨連禾,編輯丨趙元
愛奇藝的大刀不僅揮向員工,如今也揮向了使用者。
就在今天,愛奇藝宣布自12月16日起,上調現有黃金VIP會員訂閱價格:普通包月會員由25元漲至30元,連續包月由19元漲至22元;普通季卡會員由68元漲至78元,連續包季由58元漲至63元;普通年度會員和連續包年會員價格則維持不變。
稍早一些,愛奇藝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裁員比例在20%-40%。按照2020年底的7721名員工數量來計算,愛奇藝将裁掉1544-3088名員工。
指向節流與開源的兩個動作,前後僅隔了半個月,透露出愛奇藝目前的無奈和迫切。
中概股普遍遇冷的背景下,10月愛奇藝傳出了最快年底回港上市的消息,由此來看,現在它先裁員、後漲價,很有可能是為之後的上市做鋪墊。
01、漲價最多能帶來多少收入?
從愛奇藝的立場出發,漲價的直接動因,是刺激營收增長。
愛奇藝本輪的漲價幅度在8.62%到20%之間,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最理想的狀況下,漲價能為它帶來多少新增收入。
自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三季度,四個季度裡,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為164.28億元,按20%的最高漲幅來計算,漲價能給愛奇藝帶來的年度新增收入大概為32.86億元。
愛奇藝存在大量的包月包季使用者,且20%是所有的訂閱方式中最高漲幅,估算出來的極值是對愛奇藝最樂觀的資料。
更接近真實的情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漲價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它的會員數量。
去年11月,愛奇藝已經對會員價格進行過一輪調整,在那之後,一季度它的會員數量增長了360萬左右,二季度隻漲了70萬左右,到三季度則減少了300萬。
再來看幾組資料:Q3愛奇藝MAU同比上漲了1.6%,但它的訂閱會員數卻同比下降了1.72%、付費率也下降了0.74%。
可以看出會員數量變動受内容的影響較大。
不妨把時間拉長來看,由于去年的提價發生在11月份,對去年全年收入影響不大,202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64.91億元,去年Q4到今年Q3的收入之和164.28億元,兩個數字相差無幾,說明去年的那波漲價,在收入的層面,是無效漲價。
第二,單一爆款内容對會員數的增長驅動是顯而易見的,但爆款具有稀缺性。
愛奇藝一季度會員數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吃了獨播劇《贅婿》的紅利,收官時這部劇的會員賬号超過6400萬,占一季度總會員數的60.8%。
第三季度,愛奇藝在上新劇集、綜藝部數上,均高于騰訊視訊、優酷、芒果TV,但訂閱會員數量與付費率卻出現“雙減”。
這是因為,使用者的使用偏好始終跟着内容走,對單一平台的忠誠度并不牢固,一旦缺乏優質内容,一方面會影響到平台的使用者粘性,另一方面,則會對使用者的付費行為産生影響。
也是以,愛優騰之間的比拼,更重要的是看優質内容的儲備。
第三,愛奇藝的内容儲備夠不夠,也是一個隐患。
據媒體報道,月初的裁員中,内容部門裁員近30%,很多工作室都被撤銷。
大規模開源節流給愛奇藝内容布局的影響有多大,現在尚未展現出來,但較為明顯的一個趨勢是,愛奇藝過去大規模内容投入的打法可能過去了,接下來考驗的是它對長視訊市場、使用者偏好度、内容題材等多方面的判斷力。
簡單來說,它需要在逐漸壓縮的自有内容池裡,保持爆款内容的穩定供給乃至增長,但這是過去很多年長視訊平台都未找到的規律。
更重要的是,做出裁員、漲價這一系列動作的同時,愛奇藝還處在與對手的競争中。
本輪漲價後,愛奇藝已經不具備價格優勢,至少在優騰芒跟進之前是這樣的。
02、能填補資金缺口嗎?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缺口有多大,怎麼産生的以及會不會繼續産生缺口?
長視訊平台纏鬥多年,都背靠大樹,為了築造自己的内容護城河,重金砸内容。又因為單一爆款内容對會員數的拉動作用,“獨播權”自然是越争越高。
使用者沒多大粘性,又碰上短視訊搶奪注意力,長視訊平台生存越發艱難。
高額拿版權正是長視訊平台虧損的最重要原因。從上市以來到今年三季度,愛奇藝的淨虧損額累計超過300億元。
多年的虧損和高額的内容成本支出,讓愛奇藝不得不求助于外部融資。
2016年至2020年,再加上2021年前三個季度,不到六年的時間,愛奇藝的融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合計為529.1億元。
其中發行可轉換票據是重要的融資方式,這造成了愛奇藝負債率攀升,償債能力減弱。
上市以後,愛奇藝的資産負債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截止2021年9月30日,為85.7%,流動比率隻有0.68。
具體來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3億元,短期投資36.6億元(如公司購買的短期債券、理财之類),流動資産合計為190億元。
短期負債中,有息債務包括39.9億元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在一年内到期的部分6.6億元,和48.1億元的可轉換優先票據,合計約為95億元。
再來看經營性負債,愛奇藝賬面上有上百億元的應付賬款,按照招股書的資訊,這主要是由向第三方采購内容和帶寬費用産生,又因其客戶主要是to C,應收隻有不到30億元。
高額的應付款,一方面說明愛奇藝對上遊的議價能力強,能夠無償占用供應商資金,另一方面這之間存在上百億元的缺口,總歸是債務。
總體來看,愛奇藝資金處于緊繃狀态,償債能力也一般。
按照最樂觀的一年32.9億元資金流入,是否能緩解愛奇藝的資金壓力?
公告顯示,愛奇藝2020年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出為54.11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這一資料為48.56億元,等比重推算全年約為淨流出60.1億元,若取2020年的較低值,則未來一年時間裡,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将減少約60%。
裁員方面,假設按照3000人(約為2020年末員工數量的40%)計算,當這些人平均年薪達到66萬,裁員後能為公司節省20億元,經營活動才是現金淨流入的狀态,才能自我造血,而這個水準,大機率是達不到的。
由漲價和裁員帶來的最樂觀的情況是,愛奇藝經營方面不再失血,但無法減輕債務方面的壓力。
實際經營情況必然不是隻有一兩個變量,會千變萬化,比如來年版權開支大幅縮水等,是以這一結論僅供參考。
03、裁員、漲價,能重塑估值?
裁員不過半個月,又開始漲價,愛奇藝開源節流兩手抓。
但從外界來看,裁員造成員工大面積失業,在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企業評價标準流行的目前,優化司齡長的、年齡大的員工不符合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漲價又引得網友集體吐槽,這都不利于維護愛奇藝的正面形象和美譽度。
這種形象的損傷不是一句“低價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可以對沖的。枉顧員工的網友的情緒,隻能說明愛奇藝急了。
尤其是今年,愛奇藝相繼經曆了選秀節目和超前點播兩大盈利手段被叫停,疊加外部環境對中概股并不友好,愛奇藝的股價不斷創出曆史新低,截止2021年12月15日,市值隻有37億美元,較最高點縮水超過80%。
随之而來的是融資功能的減弱。一方面華爾街的投資者偏愛實施股票回購的公司,而不是需要從股市裡募資的商業模式,愛奇藝去年曾公開發行普通股,頻繁融資不是明智之舉,另一方面,目前的股價不利于融資額。
美股市場,對于愛奇藝已經是雞肋般的存在。今年10月,愛奇藝傳出最快年底回港上市的消息,開辟新的融資管道,也就變得合情合理。
如何定價,融到多少錢?取決于兩個方面。
第一,一份向好的報表。裁員就是縮減成本最立竿見影的方式,如果漲價不會帶來訂閱量的下降,淨利潤狀況和經營性現金流有望大幅改善。
第二,一個新故事,一條光明大道。愛奇藝要向資本市場證明它的成長性:它現在可以不賺錢,但未來會賺。
短期的盈利難題,可以靠裁員、漲價來實作,要想打破價漲量跌的會員收入天花闆,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需要在内容成本上獲得話語權,持續穩定地保持優質内容供給。
在這一方面,芒果TV和奈飛是兩個值得研究的樣本。
芒果TV是國内唯一實作盈利的玩家,它的優勢在于背靠湖南衛視,後者有着豐富的高品質綜藝、影視劇片庫,它能以較小的版權成本實作會員數量的增長。
流媒體巨頭奈飛也在去年一季度實作了經營活動現金流轉正,它還沒有廣告,全靠使用者付費,但它在内容成本上的投入絕對值更高,2019年在原創内容上的投入就高達153億美元。
奈飛與愛優騰最大的差別在于,其已經培養出持續産出爆款内容的能力,使用者願意持續為内容買單,對漲價的接受度更高。
愛優騰還遠未到可以依托内容實作服務與營收正向循環的階段。
轉向自制是三大平台的一個布局方向,自2018年至今,愛奇藝自制内容的占比已經從30%提升至50%以上,這能夠緩解他們在外購版權上的部分壓力,愛奇藝也在2018年以後實作了虧損收窄。
但我國長期以來畸形發展的産業利益配置設定機制下,産業還未真正從流量營運思維轉向内容營運思維。
一方面,内容制作方出于播放量等資料考量,更喜歡選用流量明星進行内容創作,這讓收視率有所保證,但也可能會犧牲内容本身的品質;
另一方面,我國娛樂内容産業尚未完善,觀衆的消費傾向和審美口味也不成熟,經紀公司、影視内容公司也不夠成熟,這導緻他們在流量明星面前缺乏議價能力,最終的結果便是,視訊平台投入了巨額内容成本,但真正用在劇集制作上的比重,很可能并不高。
2018年廣電總局出台限薪令讓情況有所緩和,但整體大環境的改善,很難在短期内便出現質變。
愛優騰想靠自制内容翻身,必定是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愛奇藝的舉動隻是為了活下來的自救,長期的發展,還要看愛奇藝接下來如何做經營戰略方面的調整。
參考文獻:
[1]《會員業務增速良好,廣告業務承壓》,東方證券;
[2]《降本增效成果顯著,未來發展或迎轉折》,西南證券;
[3]《迪士尼加碼流媒體視訊,對Netflix沖擊幾何?》,東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