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竹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竹編藝術古老而神奇,是一門集竹的本質、竹的氣節于一體的編織藝術。
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能用竹來編織器具。
“未出土時便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 ——(宋)徐庭筠 《詠竹》
竹,易采購、易切割、易彎曲、易加工,是以作為重要的日常材料備受青睐。
其“中空”、“有節”的材質本身也讓手藝人和藝術家們能夠加以有效利用。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
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紮、套等, 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
但現在民間竹編工藝,與我們漸行漸遠,甚至面臨着消失。
在城市,幾乎已絕迹;在農村,或多或少能看見它們印着歲月痕迹的身影……
随着社會的發展,手工藝也在不斷革新。現代人對竹編産品設計的審美要求及标準已不再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上,而是融入了更多現代的創新思維與現代元素。
竹編發源自中國,精緻于日本。
這是一組收藏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裡的多位竹編大師的藝術作品,反映了日本各個時期的竹編藝術成就。
從中也可以一窺發源于中國的竹編藝術,已經發展到何等精緻的程度,足以使在一般人心目中極普通的植物蛻變成奢侈品!
日本竹藝大師中臣一,精心鑽研竹編竹藝,為我們呈現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這些由竹子編織而成的竹簍、竹翁、冥器登,不管是用來裝飾,還是用來插花,都是絕美的精品。
他還善于結合光和影,把攝影藝術融貫其中,并在形狀上創新,創造出一系列令人震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