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天天鑒寶》這檔節目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這檔節目可以幫忙鑒别家中文物真假。

大部分登上節目的都是假貨,但也不乏抱着試試心态鑒别,結果碰上真品的觀衆。

我國法律對于文物保護十分嚴格,對于以牟利為目的倒賣文物的行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處以不同量刑的拘役,是以大部分的真品都會被寶主上交給博物館。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但是也有少部分寶主不願上交,隻想留在家中,代代相傳。這位叫張振華的老人便是如此,家中留有祖傳9道聖旨卻拒交給博物館。

聖旨來源

張振華家住陝西,是當地有名的望族。其祖輩追溯起來可以到明朝。明崇祯年間,張振華的先輩張鵬程得到皇帝賞識,任職總兵副将,張家是以而發迹。

之後,皇帝多次委派重任給張鵬程,而張鵬程也沒有辜負皇帝的期望,盡心盡力地完成了每一次任務,愈發受到皇帝的重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家的其他人也受其庇蔭,得以發達。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此後張家通過七代人的苦心經營,積累财富,開枝散葉。這些人裡面,出生貧寒的偏房都是進士,更不用說其他人,都在武官裡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張家也為清朝從順治到道光六位皇帝統一江南、平定三藩、渡海大戰、巡視江南等諸多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果大家經常看古裝劇的話,可以知道聖旨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見聖旨如見君,接受聖旨時,必須跪下磕頭行面上大禮才行。

并且制作聖旨的材料也非同一般。作為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征,選用布匹必須是上好蠶絲制成的绫錦織品,而圖案也是寓意長壽美好的祥雲瑞鶴。其軸柄質地更是嚴格按照官員品級差別。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大部分聖旨的内容都與賞賜有關,代表了皇帝對這個人的器重與賞識。如此珍貴罕見的聖旨從祖輩傳到在張振華手中,而且不是一道兩道,是九道,可見張振華對此的重視程度。這九道聖旨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張家人數代人的積累而成。

其實這個家族原本擁有15道聖旨。但是民國時期戰亂不斷,不慎遺失了6道,是以隻剩下來了9道。

這九道聖旨的内容基本都是封官封诰,其中有雍正3道、乾隆4道、嘉慶1道、道光1道,它們代表了張家人的奮鬥曆史與血汗榮譽,也難怪老人甯願在家中代代相傳也不願上交給博物館。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丢失聖旨

家中傳有如此寶貝,叫張振華忍不住向好友親戚鄰居等人炫耀,邊展示還邊闡述張家的發家曆史。如此行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張振華家裡有九道聖旨。

終于,消息傳到了各家博物館那裡。當時全國也沒有哪個博物館的聖旨數量能有九條之多,他們知曉之後,馬上積極聯系張振華,希望他能拿出聖旨,進行展覽。

其中有家博物館便是淮安清宴園,清晏園号稱“江淮第一園”,将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展現得淋漓盡緻,并且創新式地融合北方的粗犷與南方的精緻。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清晏園作為當地知名園林,希望能展覽一些珍品提升客流量,是以淮安市清晏園邀請張振華帶着九道聖旨前往清晏園展覽。

張振華起初并不同意,一是因為他相當重視家中這九條聖旨,即使拿給親戚朋友觀賞,也十分小心翼翼,不敢有差池。

二是他不相信展覽的安保措施,害怕有賊人窺探聖旨,趁機偷了去。三是他覺得把聖旨交給外人展覽,違背了祖宗的交待,是在拿家族榮譽去換榮華富貴。

專家們知道了他的擔憂以後,再三上門做張振華的說服,不斷保證展覽時候會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全程監視,丢失聖旨這種事情絕對不會發生。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并且拿出聖旨展覽給群衆,是一件既能讓大家領悟張家曆史,感受其家族榮耀,又能科普文常的好事。

最後,張振華還是松口答應,願意出租聖旨給博物館進行展覽,但是要由他自己保管館藏地方的鑰匙。

2003年,淮安清晏園,張振華像往常一樣用鑰匙打開存放九道聖旨的地方。

但是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這九道聖旨竟然少了兩道!

張振華不敢置信,第一時間報警處理,同時通知清晏園的從業人員搜尋了整個博物館,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看見丢失聖旨的影子。這樁案子時至2010年都未能告破,甚至因為鑰匙是由張振華自己保管的,有監守自盜的嫌疑,警方将張振華也列為了嫌疑人。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張振華急得差點暈過去,身心俱疲,在配合查案的過程中,不斷懊悔自己怎麼答應了展覽聖旨,導緻失竊聖旨,愧對列祖列宗。

狀告清宴園

一開始丢失聖旨,張振華還在懷有希望,可以找回,一直等到2008年,仍然毫無線索。

張振華心中的希望在等待的過程中一點點被磨滅,終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吃不下這個啞巴虧,一定要讓失職的博物館付出代價。

2008年,張振華将清宴園告上了法庭。法院委托專業的鑒定機構對聖旨進行評測,根據兩道聖旨的年代久遠、尺寸大小進行了詳盡的評估,最終認定單道聖旨在10萬元左右,而丢失的是兩道聖旨,加起來便是20萬元。

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卻弄丢2道,最後賠多少錢

最終,徐州聖旨博物館的文物專家最終認定兩道聖旨合計18萬,但是法院根據雙方平攤責任的法則,判決清晏園賠償張振華9萬元。

法院結果下來後,張振華自己内心的苦悶無人能知。此後,他再也沒有外借過家中剩餘的七道聖旨。

無論他人如何評估,這九道聖旨對于張家的意義是非同一般,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偷盜聖旨的賊人或許隻是為了圖謀錢财,對于張振華來說,卻是丢失了一段張家的曆史。

繼續閱讀